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9月19日 星期四

    没有谁能代表一代人

    《 文摘报 》( 2019年09月19日   02 版)

        中国00后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之一。他们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与理念更为开放的父母。很多孩子七八岁就已周游世界,他们以落落大方的姿态与国际文化相处;可以说,他们是个性与视野都被充分开放的、充满文化自信的一代人。“他们是这代人的珍贵样本。”北师大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怀着“他们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好奇,通过12年跟拍,记录下两名中国00后从幼儿到青年的成长经历;300多小时的影像,最终剪辑成约90分钟的成片——纪录电影《零零后》。

     

        这场持续12年的成长记录,在绵延的时间之河中打捞起充盈的细节,编织出个体生命蜿蜒的成长曲线,也完成了一次对教育、成长的辩证思考。“没有谁能代表一代人,但每个人都蕴含着一代人的DNA。”用张同道的话说:“这是用12年写给年轻父母的一封家书。”

     

        两位主人公并非中国00后中的典型,他们的“成长烦恼”却带着这一代人鲜明的DNA烙印。男孩池亦洋是幼儿园中一呼百应的“孩子王”,孰料升入小学后,却因难以适应教学环境,成了老师父母眼中的“问题孩子”。直到中学,池亦洋才在橄榄球中找到奋斗目标,通过一番努力,他甚至代表中国橄榄球青年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小女孩柔柔的成长,则折射出不少敏感女孩必经的心灵蜕变。这个幼时会将观赏风景说成“呼吸风景”的诗意女孩,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在十几岁便踏上留学之旅,但“全A”的高分,依旧难以填补独自在外的寂寞感与文化认同落差。过早独立面对生活,带来了伤痛也揭开了成长的顿悟,这个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小女孩逐渐意识到“世界并不是围着你转的”。

     

        张同道最早开始拍摄儿童,起源于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当时,他给4岁的儿子洗手,儿子说水烫,张同道说这怎么会烫,儿子非常严肃地说:“你觉得不烫,但我觉得很烫。”张同道被触动了:“原来我也是一个‘中国式’的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与世界打了41年交道的手,和孩子4年的手,是两种不同认知世界的方法。”

     

        也是那一年的夏天,又发生了一件事。儿子从幼儿园带了一个鞋盒带回家,全家人要去北戴河玩,他要把这个大鞋盒也带上车。张同道不同意,“一个鞋盒子你拿去干嘛”。儿子一听,高高兴兴的脸上立马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一看情况不妙,张同道赶紧低下身来问为什么要带。儿子也不理他,用手按鞋盒上的一个小红点,一按就有铃声叮叮当当,原来这是幼儿园手工课的成果。

     

        这两个故事发生后不久,朋友李跃儿请张同道去参观她办的幼儿园,由此进入了一个孩子的世界。“我们过去把孩子看得太简单了,他们不是只会吃喝哭闹玩,而是有内在的情感发育。”张同道说,公映这部纪录片,希望大家能看到一个孩子在12年的成长中,哪些因素能让孩子成为这样,而不是那样。“我走了很多地方放映这个片子,感触最深的,一是中国家长可能是全世界最爱孩子的家长,二是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爱孩子——很爱,但不知道怎么爱”。

     

        曾经担心00后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人,把中国的未来交在他们手上行吗?拍完《零零后》,张同道觉得行,“不仅行,还比我们行”。“观世界后才有世界观。我第一次出国是39岁,而这一代孩子从小看世界,对世界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他们身材高大、英语流利,从生理到精神都不一样了。中国的将来到了这代人手里,一定会更好。”他说,“所谓命运,就是每个人的DNA都顽强地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但我们同时要看到教育能做什么,老师和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都要有对教育的基本认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9.3 蒋肖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