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面重彩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新画种,融合了西藏传统绘画唐卡、壁画与汉地工笔重彩画的要素,也借鉴了西方写实绘画和现代绘画的因素,成为中国西藏本土现代绘画的一种新样式。
西藏布面重彩画是包容、开放的画种,兼具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当年画家张仃倡导的中国现代绘画公式被称为“毕加索+城隍庙”,今天的西藏布面重彩画也可以称为“马蒂斯+大昭寺”。“大昭寺”代表传统精神,“马蒂斯”代表现代意识。
西藏布面重彩画的主要来源唐卡的艺术特征,包括宇宙式的构图、象征性的图像、超现实的造型和神秘化的色彩。它与西方现代绘画的野兽派、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异曲同工。诸如马蒂斯的装饰性色彩、毕加索的立体派构成、米罗的原始符号、达利的超现实幻境,在唐卡中都似曾相识,因此西藏布面重彩画借鉴西方现代绘画因素也顺理成章、驾轻就熟。不过,唐卡毕竟是藏传佛教修持观想的辅助工具,必须严格遵守宗教仪轨和《造像量度经》,并非纯粹的视觉艺术,难以表现现代人的现实生活,因此以表现人的现实生活为主旨的当代西藏布面重彩画,引进了写实绘画造型元素,逐渐实现了西藏美术从“神本”向“人本”的转变。
西藏自古是神话的沃土,神支配着人。实际上,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梦想,是民族原始的记忆,也是人性神圣的表现。古罗马女神琉塞娜曾借大力英雄赫拉克勒斯之口说:“人是什么?终有一死的神。神是什么?永生不死的人。”现代无神论哲学家认为,神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说是想象中的“自然的人化”。那些深受人类敬仰爱戴的秉性善良、行为高尚的神祇,并非凡人庸众的化身,而是在道德、情操、智慧、力量上超凡入圣的精神偶像,已经把人性升华到神圣的高度。而那些描绘神话题材的艺术杰作,正是因为深刻表现了神圣的人性,才能够传之不朽、感动世界。
当代西藏布面重彩画作品也经常描绘神话题材,但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数家珍之宝贵,而是为了深入发掘西藏古代神话遗产中蕴涵的人类文明基因,表现藏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舍己奉公、造福人类等传统美德的神圣的人性。
(《北京晚报》9.1 王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