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9月07日 星期六

    走近上海“送娃上学”公交

    《 文摘报 》( 2019年09月07日   01 版)

        9月2日是中小学开学第一天,早晨6时45分和7时,上海唯一的公交学生专车准时从两个起讫站(武进路河南北路、长白路图们路)发车。6路,穿行于杨浦、虹口与静安三区,单程约9公里,经过16所中小学,早高峰有两辆车只搭载学生及家长,坚持了整整10年。

     

        10年来,学生专车安全运送乘客约12万人次,没有一次抛锚,没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和客伤事故。车厢里发生过许多感人故事……

     

        唠叨

     

        23岁的沈宇婷,从初二到高三,都坐学生专车去学校,对专车设立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刚进初中,我也坐过6路,费尽力气才能挤上车,好像钻进了沙丁鱼罐头,拉扶手也不方便。”她那时出门前,父母会反复唠叨“路上注意安全,别坐过站”。

     

        6路途经上理工附小、打虎山路一小等7所小学和控江、存志、继光、凯慧等9所中学。沿线不少学生早高峰挤上挤下,颇为艰难。2009年9月,家长们等来好消息——每天清晨准时双向各开出一班专车,只为学生及陪护家长服务。

     

        线路主管黄海栋回忆,专车开通后,学生基本人人有座,乘车环境大大改善。沈宇婷从此很少再听到家人唠叨。“上车都能坐,司机开得稳,态度也亲切,爸妈都很放心。”

     

        与学生专车相伴5年,她听到最多的“唠叨声”,来自驾驶员顾成林。已退休两年的老顾说,专车刚推出时,有人看见车空,就想上车。他会笑着摇摇手:“对不起,只有学生能坐。”

     

        乘客相对固定,顾成林很快记熟了孩子们的下车站点。有学生聊天太投入或没睡醒,到站时他会“唠叨”一句:“小朋友,学校到了。”

     

        等候

     

        开学生专车有哪些特别之处?顾成林想了想说:“保持车速平稳,尤其是起步和停站;对小朋友们多提醒、多关心……归根到底,要把学生当成自家孩子。”

     

        起初,一些家长会跟车护送,没过多久,见司机靠谱,便只送到车站,放心地交给两位师傅。“我告诉家长,小孩上了我的车,就好像进了保险箱。”顾成林说。

     

        “保险箱”里的温暖细节,让沈宇婷至今难忘。她得知学生专车即将10周岁的消息,主动联系车队,想登门道谢。此时,距离她高中毕业已有4年多。“踏入社会后,很怀念读书时光和陪伴多年的学生专车。有时我出门稍晚一些,顾师傅会特意在车站多等一会,让我非常感动。”

     

        孩子们的上车站点,顾成林大都熟记在心,中途停站时如果看不到某个老面孔,他会贴心地多等几秒。这样的等候,犹如暖暖春风,吹进许多孩子幼小的心田。

     

        神器

     

        黄海栋清晰记得,专车开通之初,只在车头加了一块指示牌,写有“学生班车”(后改为“学生专车”),车内并没增添其他设施。“两名驾驶员后来根据学生特点,提了不少意见。”车队采纳后,统一配备了全套“神器”,沿用到今天。

     

        10多条红领巾和绿领巾:顾成林说,几乎每天都有“马大哈”,上车后才发现忘带,急得直跳脚。车里常备领巾,可解燃眉之急。

     

        若干雨披和雨伞:遇到突降大雨,很受欢迎。“一次性雨披不用还,雨伞一般第二天就还回来了。”救急之余,还能培养诚信。

     

        一袋S形挂钩:顾成林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有件东西却一直没变——压在肩头的大书包。“很重,哪怕坐着抱在身上,也不舒服。”车队买来挂钩,供学生自助取放。把书包挂到扶手栏杆上,轻松不少。上述装备,都放入一个三层置物袋中,挂在投币箱旁,一上车就能看见。

     

        一块宣传板:为了提醒调皮的学生,车队特地印制了一块醒目的宣传板,贴在与孩子视线齐平的位置。“上下车辆不争抢,乘车文明要做到;身体不向窗外探,上车扶手抓抓牢……”

     

        若干防撞海绵:这是不久前新添的——多根立式扶杆,包上了一层厚厚的同色系海绵。即便有孩子不小心撞到,也能缓冲卸力,避免受伤。

     

        波 折

     

        5年前,学生专车险些“夭折”。当时司机队伍青黄不接,运营车辆逐渐减少,公司陷入困境,确实想过“暂停”。

     

        “学生专车可能停运”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开了。“周边很多家长都来终点站打听,纷纷表达同一个诉求——不要停。”车队实地走访沿线学校,广泛听取意见,最终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决定继续运营。

     

        “近几年,私家车越来越多,但公交专用道的利用率也明显提高,早高峰时段到学校门口停车又不方便,所以许多家长早晨宁愿让孩子坐公交,时间和安全更有保障。”黄海栋说,每年暑假,大家都想着,再多撑一年,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他坦言,学生专车的客流量明显低于同时段其他6路车,而乘客数量与车辆营收、司机收入相关。因此对驾驶员而言,开专车就意味着肩头多承担一份责任,还得牺牲小部分个人利益。

     

        感恩

     

        顾成林开了8年学生专车,安全接送数万人次,也收获许多感动和感恩。

     

        一个男孩从五年级坐到高三,“戴一副眼镜,胖乎乎的,每次都坐驾驶座后面”。男孩很热心,经常帮司机招呼小乘客,维护车内秩序。“有一天,他突然到终点站向我报喜,说考上大学了,还送了一份礼物。”顾成林细看,是一幅手绘线路图,6路沿线所有学校都被清晰标注。

     

        另一个男孩就读于职校。一次,有家长陪孩子上学途中,丢了一部最新款苹果手机。监控显示,掉落在专车座位上,被男孩顺手牵羊。失主很气愤,想去报警,被顾成林说服。“孩子毕竟还小,只是一念之差,如果警方介入,影响较大。我建议,先请学校广播提醒,请捡到手机的同学尽快归还。”第二天一早,男孩主动把手机交给顾成林,满怀感激。

     

        还有学生上车前怯生生地问:“我忘带交通卡了,能上来吗?”老顾总是爽朗一笑,让他们赶快上车,以后再补,有时还会塞给孩子2元回程车费。

     

        如今,孙仁祥和顾成林都已退休,接力棒传到了驾驶员王栩鸣和邓建国手中。他们也继承了“开车平稳、服务热情”的品质。走过10年,这辆只为学生而开的公交专车,继续稳稳前行。

     

        (《新民晚报》9.2 曹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