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公示首批历史建筑,海淀区科源社区13、14、15号楼位列其中。这是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三栋住宅楼,以安置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国内自然人文学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被称之为“特楼”。这里曾居住了40多位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者。“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一家长居于此,他的夫人李佩生前一直呼吁保护“特楼”。“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和他的妻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泽慧一家也在这里住了几十年。
1954年,14号楼最先建起。楼内每户人家统一的红色木窗,被分成八个小的方格子,在盛夏,有人家打开这些“小格子”消夏,从屋里隐约传出了广播声和做菜的声音。
14号楼203室的钱三强一家,是这里的第一批住户。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贝时璋一家住在对门204室。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尧一家住在楼下。当时,钱三强最小的儿子钱思进刚刚4岁。
之后,13号楼、15号楼相继建起。195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柳大纲一家搬进了15号楼313室。
柳大纲的儿子柳怀祖记得,虽然这三栋楼每家都配有三间卧室,还有客厅、书房和厨房。“厨房有个烧煤的大灶台,全都是用白瓷砖贴出来,灶前后有两个大铁锅,中间烧开水。”但这堪称“豪华”的屋子里,房间之间的隔断是用蒲苇做成后再抹灰刷白,哪怕小孩稍用力点,都能踹开一个小洞。
同年8月,在钱学森的邀请下,康奈尔大学教授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带着女儿郭芹回到北京,住在13号楼204室。搬进来的时候,屋里就有了一些木质家具以及很多的书架。推开窗户,他们看到的是一棵高大的树。
著有《风干的记忆:中关村“特楼”内的故事》的作家边东子表示,这棵树是钱学森亲手种下的。1959年,边东子一家搬到了郭永怀家的楼下。他回忆,当时“特楼”家家户户都有浴缸,可以天天泡热水澡。这在当时的他看来,是十分“奢侈”的事情。
当时的“特楼”有着不一般的“洋气”。边东子记得,整个单元里,除了他家外五家都有钢琴。除了阵阵琴声,偶尔还能听到住在对门的汪德昭夫人、声乐教授李惠年和住在14号楼的钱学森夫人、歌唱家蒋英的歌声。这些科学家被称为“先生”,他们彼此有时也互称为“公”,他们的妻子则被称为“太太”。
但何泽慧例外。她从来不爱听别人称她为“钱太太”,就连国庆节发给她去人民大会堂的邀请函中,写的也必须是“何泽慧先生”才行。如今科学院的老人们提起她,都会恭恭敬敬地称一声“何先生”。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钱三强与何泽慧同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钱三强任所长,何泽慧任副所长。一周七天,何泽慧有六天都呆在所里,周日回“特楼”。有时两人都从房山郊区的单位回家,钱三强有公派的小轿车,但何泽慧从来没坐过,每次都是自己坐汽车回中关村。
忙是科学家们的常态。边东子记得:“郭永怀先生身材瘦长,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喜欢头戴鸭舌帽、臂弯里夹着皮包,低着头,大踏步地来往于单位和家之间。”相比起来,孩子们更容易见到郭永怀的妻子、中国科学院西郊办公室副主任李佩。李佩的自述中回忆,当时自己管的事情很杂,做的第一件事是找派出所:“人家陆续住进来了,都要办户口,请他们到中关村来办公,让科研人员少跑路。”
中关村茶点部也在那个时间开起来,由高级西点师景德旺坐镇,做出的苹果派、起子酥和奶油蛋糕都十分出色。在上了年纪的老北京人中流传着“老莫的蛋糕、新侨三宝乐的面包和中关村的洋点心”。钱三强等科学家都是这里的常客。
如今,中关村茶点部的货架和柜台都保持老样式,称重用的是用秤砣的盘称,算账用木头算盘,连购买也只能用现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当天正是钱三强51岁的生日。
“特楼”的家里并没有特别的仪式,钱思进也不记得父亲脸上有什么兴奋。就在原子弹爆炸三天后,钱三强被下放到河南农村参加“四清”。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乘机返回北京,降落时遇空难。李佩将郭永怀生前的物品,一点一滴亲手整理起来,全程没有让任何人插手。亲友探望时,她也礼数周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特楼”发生了一些变化。边东子回忆,原来的一家被隔成了好几家,住进来的有“造反派”,有单位分过来的年轻研究员,大家共用厨房和卫生间。
1976年之后,居住在“特楼”的一些科学家陆续离开。钱三强一家仍留在科源社区14号楼。两个风云人物,在子女眼中是再普通不过的老人。钱思进记得,父亲有一段时间经常会给外孙女讲故事,等她睡着了才会去干自己的事儿。父亲也经常在奶站前的队伍中,排队取牛奶。
1992年,钱三强病逝,享年79岁。“特楼”的卧室里,挂上了钱三强的遗照。
1996年,郭永怀、李佩的女儿郭芹在北京病逝。八十多岁的李佩,将女儿儿时的玩具和看过的书籍收起来,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没人的时候,她会扶着女儿弹过的钢琴,一站就是很久。
1999年国庆节前夕,钱三强和郭永怀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同时获奖的人还有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陈芳允等21位科学家。
85岁的何泽慧和84岁的彭桓武一起,带着这枚奖章到钱三强的墓前,把迟到的颁奖词念给钱三强听。几年后,李佩托顺路的朋友把郭永怀的这枚奖章捎到合肥,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
上世纪80年代后,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迅速,小区门口变得车水马龙,渐渐有了将“特楼”拆除的声音。
进入21世纪,何泽慧、李佩、贝时璋三位老人,仍然留居在“特楼”,被人们笑称为科源社区的“钉子户”。
何泽慧的性子没有因为波折被磨平,还是一如既往地倔强。
当时相关领导曾建议何泽慧搬个新家。何泽慧回答:“在这里住惯了,哪儿也不去。除非上八宝山。”
2011年,这位“中国的居里夫人”离世,享年97岁。科源社区14号楼203室书房,钱三强遗照旁又挂了何泽慧金色相框的遗照。
李佩成了最后的“坚守者”。
在街坊刘乐闻看来,这位“坚守者”是十分孤独的。刘乐闻记得,她喜欢待在家里看书、看报,偶尔会由保姆带着下楼散步。
2017年1月12日,李佩离开了人世,享年99岁。
如今的“特楼”依旧人来人往。有的房间住进了科学家的子女和晚辈,偶尔也会传来阵阵琴声;有的房间变成了几平米一间的出租房,挤着各地口音的务工人员;也有房间被出租变成了培训机构,墙上张贴着孩子们花花绿绿的作品。
李佩和何泽慧家的门长时间锁着,像是把时间也一并锁住了。前来拜望的人进不去,只在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时间。
2019年6月21日,李佩去世后的第890天,“特楼”被公示为北京市首批历史建筑。
(《新京报》8.10 康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