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6月11日 星期二

    换包装不是“救命药”涨价理由

    《 文摘报 》( 2019年06月11日   01 版)

        过去每瓶100片装,零售价16元;今年换成15片独立包装,零售价25.7元——冠心病“救命药”硝酸甘油单片涨价近11倍。北京益民药业公司心脑血管类主打产品硝酸甘油系列,一直占据全国该产品70%的市场。公司解释称:包装换新后,过去的生产线用不了了,改为手工包装,于是成本和工时都增加了。

     

        近年来,更换包装已成为不少药品涨价的捷径。诚然,更换包装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硝酸甘油开瓶后有效期较短,患者一次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费。但药企卖的是药品,而不是包装,仅仅因更换包装就导致药品涨价近11倍,难免有借机涨价、牟取暴利之嫌。

     

        目前,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已取消,药企及药店可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和销售,但市场“无形之手”也有失灵的时候,特别是当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药品价格上涨过快时,“有形之手”不能缺位。

     

        建立完善的廉价药国家保障制度是治本之策,也是业内共识。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的药品,国家应建立储备保障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同时形成一套补偿和激励机制,让药企有合理利润。此外,对各种乱涨价行为,监管部门不能坐视不管。

     

        (《羊城晚报》6.4 陈广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