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印度建筑界尊称他为“教父”,在他的国家之外,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名字并不广为人知。这位杰出的印度建筑师在年逾九旬之后才赢得了更广泛的国际关注——去年他被授予普利兹克建筑奖,今年春天,德国魏尔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又为他举办大型个展,也是他在亚洲之外的首个回顾展。持续到今年9月份的展览被命名为“多西:人民的建筑”,集中介绍他在1958年至2014年间实现的众多项目。
“人民的建筑”聚焦于多西的社会使命与理想、他的人文敏感性、他与所设计社区之间紧密连接的方式等。多西以低成本住房和城镇规划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早在1973年,艾哈迈达巴德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混合收入住房中,多西将三个不同经济和社会阶层组合在一起,每一户都有可以自行改造的区域,扩展露台或者房屋前的花园。为了扩展,他们必须与邻居积极沟通。在实施种姓制度的印度,这是相当激进的方案,最初两年没有人能够接受。后来,陆续有人搬到那里,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粉刷房屋,让房子有机地生长。最后,只有8%的人离开了。
“为什么房子不能是活生生的,居住的人可以不断添加和修改?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一个幸福社区的生活家园。”多西说。他认为,参与低收入住房项目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以及建筑教育者需要从专注设计的角度,转变为更加协作、富有同情心,不是以现成设计来满足特定目的,而是让居民有适应和改善家园的空间与机会。
1927年,多西出生于孟买南部小镇普纳,他记忆中的小镇生活是:“坐在地板上,用手吃饭,与其他人一起亲密无间地生活。房间没有隔断,适用于各种功能。你是街道的一部分,街道是社区的一部分。你不会注意到城市的声音或噪音,你从不考虑那些事情。”
对生活传统和基本需求的探索,在当地背景下对现代建筑的理解,也许,他设计的另一个超大型低造价社区阿冉亚更加符合“人民的建筑”这一定义。他的总体规划涉及6个独立社区,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学校和医疗中心。1989年,阿冉亚在中央邦西南部印多尔市建成,总共可以容纳8万人口。采用预制的模块化建筑系统,一座座暗红色的砖房围绕着庭院,体积从单人房到较富裕家庭的大房子,10个房屋组成向内的集群。借鉴传统印度城镇和棚户区更密集的街道模式,房屋和庭院由迷宫般的小径相连,中心区域设置生活必需品商店、咖啡馆和其他商业设施。阿冉亚同样具有适应性,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改变房屋,多西希望以此为他们提供一种身份感和社区赋权。
阿冉亚是多西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去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团的授奖评语中着重提到了它:“整个社区的规划与规模,公共、半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建立,都证明了他对城市运作方式和城市设计重要性的理解。”评审团还赞扬多西“总是创造严肃、不浮华或追随潮流的建筑,项目超越单纯的功能性,通过诗意和哲学的基础与人类的精神相联系”。
(《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22期 钟和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