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5月16日 星期四

    向过度索权的APP“开刀”

    《 文摘报 》( 2019年05月16日   01 版)

        手机APP(应用程序)过度索权、注销难等导致个人信息“裸奔”的现象,近年来屡屡被曝光并引发关注。手机APP的哪些伎俩属于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根据国家网信办官网消息,《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征求意见稿)》近日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对相关行为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界定。

     

        针对用户“吐槽”已久的一些违法违规情形,《征求意见稿》作出了明确的认定。例如,一些APP仅以改善程序功能、提高用户体验为由,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不少APP在申请调阅通讯录等权限时,未告知用户收集使用的目的;很多APP收集使用规则的内容晦涩难懂、长如“天书”;一些APP利用个人信息定向推送新闻、广告,却不提供终止推送的选项……以上这些行为,都被认定为违法违规。

     

        与此同时,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注销难等诸多行为都有明确的认定规则,如收集与现有业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收集频率等超出业务功能需要,未提供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和注销用户账号功能等。

     

        业内人士指出,《征求意见稿》标志着APP违法违规专项治理行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一规定既为手机APP运营者自查自纠提供了指引,也为有关监管部门评估和处置违法违规APP提供了参考,内容更加细化,有利于行业的有序发展,也利于公民的个人隐私得到更完善的保护。

     

        (《人民日报·海外版》5.13 刘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