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全国涌现出不少经纪公司、培训机构、“山寨”剧组,向怀揣“童星梦”的家长们“花式”圈钱。
“1%的童星、99%的炮灰。”这是儿童演艺经纪人陈彪从业3年总结出来的数据。
3年前,他有朋友让孩子参演一部名为《巾帼志杨门女将》的电影,开机一个月剧组只拍摄了不足3分钟的戏。原计划120分钟的“世界首部全儿童3D电影”,最后只出来一个2分半钟的宣传片。朋友前期投资了几万元,请陈彪帮忙追回。
随着对行业了解的深入,陈彪才知道,原来朋友的遭遇很常见。北京某演艺公司与多位孩子家长合同一签15年,孩子无戏可拍,想解约得赔500万元;国内30多个孩子被“星探”挖掘,推荐至国外参加国际大赛,3年收24万元,比赛当天发现参赛者全是中国娃。
但反常的是,这个群体极少有人愿意公开维权。“愿意花大价钱打造孩子的家长,大都有一定身份地位,往往把面子看得比钱更重要。”陈彪分析。更多人选择强吞苦果,继续带着孩子奔波于各地片场。
来自河北的张豪,当年,为了让儿子在《巾帼志杨门女将》中扮演某个配角,他先后在剧组累计投入超过80万元。没想到钱打过去不久,就得到资金链断裂、剧组解散的消息。在演艺圈内,像张豪这样为孩子花钱购买角色、不要片酬的做法,被称作“带资进组”。
还有很多“童星”经纪人向家长收会员费,“特别是新入行的家长,苦于缺乏资源,几乎都交钱入过会。”陈彪说,目前市面上会员费价格高昂,从一年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但经纪人只负责推荐,并不保证孩子上戏,“就算保证上戏,也是拿几个小角色来糊弄家长。最终还是看孩子自身能力。”
在《巾帼志杨门女将》剧组,梁茵的女儿丹妮属于少数既没有“带资”也没有“入会”的孩子。之所以能获得角色,是因为丈夫帮剧组打通了一些人脉关系。
那一个月,丹妮过得异常辛苦,每天从早8时训练到晚8时,下午和晚上都是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在水泥地和地板砖上跑、跳、吊威亚,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不少孩子受伤,骨折、磕断牙、摔歪鼻梁……
一天夜里,丹妮不小心撞到额头,被诊断为轻度脑震荡。一周后,丹妮成为第一个被剧组劝退的孩子,理由是“已无法胜任角色”。据梁茵所知,剧组接下来以该理由“清”出不少孩子,再招募新人代替。丹妮的这个角色,扮演者换过3个人。
但丹妮无法接受“被淘汰”。“她认为自己被淘汰是父母的问题,因为我们没能给她出这笔钱。”梁茵说,丹妮原本温和的脾气变得暴躁,常与同学吵架。
陈彪说,在残酷的童星圈,像丹妮一样受伤的孩子有很多。
(《解放日报》5.5 殷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