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医生唐江涛突发心梗,不幸离世。令人痛心惋惜的不止唐江涛。近年,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优秀代表罗阳、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这些重脑力劳动者的英年早逝,不断敲响该群体的健康警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的主体。然而,由于工作不规律、肌肉活动少等原因,身心健康屡亮“红灯”。此前,《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曾刊发针对北京林业大学863名高知人群的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高知人群疾病检出率90.37%。
业内人士表示,脑力劳动者,特别是重脑力劳动者忙于钻研业务,无暇顾及社会逐渐普及的健康管理知识,造成该群体在专业领域的“高峰”和健康素养的“洼地”并存。专家建议有关单位对脑力劳动者进行吃动平衡的综合性干预,引导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加强运动技能与习惯、慢病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一是推行“8-1>8”的工作理念。“如果每天在上班8个小时中利用1个小时锻炼,其工作效率肯定大于8个小时。”二是在脑力劳动者聚集的场所设置体质健康促进中心。三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重脑力劳动者实施强制性健康维护,如定期体检等。统计保存高端人才体检信息,协助高端人才形成个人健康管理档案,实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与服务。
(《瞭望》2019年第17期 王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