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识师”也是一道社会考题
“我在测试中笑出声,这道题也太有趣了。”四川农业大学2018级学生周丽在社交平台发了一道“看图识师”题,引来好友点赞及转发。这道题是由该校风景园林学院教师张益昇所出,题目括号里写着,“本题不在此次测验的计分范围,但答错者可能影响最后课程总成绩。”三幅人物简笔图则分别配有“张益升”“张益昇”“张益生”三个姓名。结果,100多名学生最终还是有两名同学答错了。
乔杉:记住老师的名字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课程环节的重视。“看图识师”其实也是一道社会考题,每个人都不妨想想,还记得自己的老师吗?不仅学生需要答“看图识师”题,每个老师也不妨想想,自己有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
(新华网 4.29)
“面对面”比网络社交更重要
近期,2018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研究结果显示,点外卖频率越高的大学生,其身体和心理健康测量得分越低,抑郁得分也越高。点外卖和健康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常莹: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交弱化现象。吃饭是门槛最低的社交活动,长时间不跟人交流,沟通能力会退化,抑郁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研究证明,沉迷网络社交,却恐惧现实社交中的联系,长此以往,会导致内心情绪悲观化。放下外卖软件,走出宿舍,多留出一点情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给友人,也是让自己更加快乐的一种方式。
(光明网 4.29)
地铁内饮食纳入个人征信需慎重
除特殊群体外,禁止在地铁内饮食,是目前不少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共同要求。但具体管理尺度有所区别。一些城市只是提出“禁令”,侧重于引导。而日前《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再提地铁禁食,并进一步将其与“霸座”等行为一同纳入个人征信。
朱昌俊:近年来,有关个人征信的扩大化、随意化现象,的确不少。像个人频繁跳槽、闯红灯、乱扔垃圾等,一些地方要求将此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不仅让征信的严肃性打折扣,也引发社会对于征信滥用的担心。培育新的交通文明,确实离不开必要的规则引导,对于不文明行为,也该有对应的约束机制。但如何做还应兼顾人性化、可操作性、社会意见与具体效果。不妨趁着公开征集意见的机会,多听听社会的声音再作定夺。
(中国经济网 4.28)
古风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近年来,古风歌曲在网络上兴起,深受青少年群体喜爱。但许多歌词缺乏逻辑,无病呻吟。例如“今夜太漫长,今两股痒痒,今人比枯叶瘦花黄”“天下为公我为母,山河洞房天星烛”“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我心弦”。此外,有些古风歌词文白混搭、张冠李戴、断章取义,甚至存在内容导向性问题,受到诟病,且有误人子弟之嫌。
钟菡:这些作品看上去很美,却经不起推敲。没有主题,不知所云,容易形成新的形式主义倾向。且许多作品出现了一味地宣泄,甚至低俗、媚俗的内容,不符合传统诗词的意境,也违背了中华传统文化对诗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感要求。对传统文化应该先知后行,达到知行合一,创作者们要不断研究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吸收运用于当下。
(文汇网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