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尿液考古揭晓古人类生活

    《 文摘报 》( 2019年05月07日   07 版)

        大约1万年前,一群狩猎者在现今土耳其境内泛滥平原繁衍生息一千多年,目前还保留着他们建造的房屋残骸。考古学家现已绘制出街道小巷,并在土耳其阿西斯霍育克地区远古石灰层之下发现完整的人类和动物骨骼。

     

        阿西斯霍育克地区居民和他们饲养的山羊、绵羊,都会排尿,通过评估分析该地区古代尿液沉积层,研究人员能够重建1万年前这里人类和牲畜数量,可以称其为“尿液考古学”。

     

        阿西斯霍育克地区动物骨骼及其粪便表明,该地区居民是全球最早开始驯化山羊和绵羊的,他们将这些曾生活在野外环境的有角动物饲养在家附近,他们学会精选年轻雄性,从而最大限度扩大牲畜种群。

     

        正是由于发现了不同寻常的硝酸钠晶体,才促使研究小组想到了山羊和绵羊的尿液。研究人员说:“地球上极少地区能形成这种硝酸钠晶体。”通常存在硝酸钠晶体的地区会非常干燥,而且盐分浓度很高。研究人员想证实尿液是否是硝酸钠晶体的来源,因此他们在阿西斯霍育克地区采集了113个样本。他们对动物堆肥土非常感兴趣,这是古代人类和牲畜的粪便堆积处,在采集过程中,他们确保样本跨越了该地区1000年的不同地质层。

     

        研究人员建造了一个模型,对比了该地区与现代牲畜养殖场的尿盐浓度,发现两者是非常相似的,该模型最终评估显示,在大约1万年前的这个居住点,人类和牲畜总数大约为1790。

     

        动物考古学家称这项技术“非常有前途”。但同时也指出,人们对跨度一千年的尿液沉积物化学变化了解甚少。其他因素也可能发生了变化,例如人类和牲畜在1万年前的饮食结构与现今不同,从而导致尿液中盐分浓度不同。

     

        (《北京日报》4.24 卡麦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