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警察铐走医生”事件的真相

    《 文摘报 》( 2019年05月07日   03 版)

        4月24日,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赵晓菁与患者及家属发生冲突,警方到场后带走赵晓菁并使用了手铐。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提出:传唤对象作为正在看诊的医生,警方为何不能等其完成工作后再到派出所做笔录?赵医生在工作场所被强制传唤,是否有必要使用手铐?一时之间,围绕着孰是孰非,舆论场上杂音不断。

     

        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针对“警察铐走医生”的质疑,警方和当事医生还原了网络碎片化视频背后的事发经过。

     

        事发当日下午15时45分左右,警方接到报警,当事人称“仁济医院9号楼3楼有人打架”。出警民警赶到现场后找到报警人,是一名坐在轮椅上的女性患者,情绪十分激动。其丈夫称与赵晓菁医生发生冲突受伤,撩起衣服后民警确实看到其肋骨部位有红色痕迹。于是一名民警留下维持秩序并继续了解情况,另一名民警则进入诊疗室找赵医生。当赵医生表示希望完成病人的诊疗再处理该起纠纷后,民警退出了诊疗室。

     

        “我想对赵医生的敬业精神表示敬意。赵医生放弃午休,当日中午近一点的时候还在为患者就诊,还主动为当事患者从其他医院调取之前所拍的片子提供帮助,并在事发后为其他预约患者考虑,对此我表示敬意。”浦东新区公安分局塘桥派出所所长黄波说,与此同时患者来上海后已经过多次就诊拍片,当日也已经坐着轮椅从上午等到了下午,急于就诊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病人家属曾三次进入诊疗室打断正常治疗,其中第二次进入时我与他确实有肢体接触。”赵晓菁回忆,民警进入诊疗室时,正在检查问诊的病人情况较为特殊,他不愿分心,于是提出让助理代为回答民警相关问题,进行了基础信息登记。

     

        后经两位民警现场工作,报警人同意先行到派出所作笔录,但也提出希望赵晓菁尽早到派出所。当留守现场的民警要求赵医生尽快完成手上工作前往派出所时,赵医生表示当天的工作非常忙碌,要到晚上21时才能到派出所配合调查。因为担心患者和家属大量涌入空间有限的诊疗室发生意外,赵医生走到诊室外的大厅。随后就发生了网上传播的视频中的一幕:民警架住赵晓菁的胳膊,两人同时摔倒在地。

     

        “将报警人带离现场,对就医秩序有利。”黄波表示,当时民警是希望赵医生一同离开,而赵医生则表示自己当时双手抱在胸前是防卫动作。因双方都有些用力,结果同时摔倒,引发大量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围观。闻讯赶来的另一名民警使用手铐铐住赵医生的单侧手腕,随后将其带回派出所。

     

        是否有必要使用手铐

     

        此次事件引起大众关注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手铐”。不少市民和网友不理解,对于一名具有高知名度的医生,又是在自己的工作场所,逃跑、做出危险举动或影响公共秩序的可能性极小,警方是否有使用手铐的必要。

     

        中国医师协会也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医患冲突不同于普通的民事冲突,“尊医重卫”不只是一句口号,还应表现在具体行动中,对医务人员慎用械具也是“尊医重卫”的应有之意。这让部分网友理解成医务人员“高人一等”,执法应该“手下留情”,进而让剧情“反转”,遂引发了一波次生舆情。

     

        对此,黄波表示:“在对医生使用手铐带离的问题上,事前民警没有设法通过其他的渠道,比如寻求院方的帮助支持等来做通医生的工作,使医生的情绪平复,而是比较机械地按照法律条款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方式,没有有效避免矛盾的升级。”“复杂的执法环境,更加考验民警的执法素质。如果民警能控制好自身情绪,或者在现场耐心陪同等候医生将后续的病人问诊完毕,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地操作,不至于升级到肢体冲突最终使用手铐的。那样的话,最终的执法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化解风波需要沟通

     

        事实上,赵医生被强制传唤至派出所后,警方仅用了15分钟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和信息登记,随后就将他送回医院继续工作。当晚19时30分,赵医生在同事陪同下到派出所制作了询问笔录。

     

        幸而这场风波得以和解告终。“我很感谢警方对我医疗行为的理解和支持。”赵晓菁表示,他在周三的专家门诊要接待病人上百例,一般要持续到下午18时之后,当天还要进行每周一次的疑难重症病人查房,有60名以上的住院病人需要巡查,此外还要与同事预备和对接第二天的四台手术,“当天确实是我最忙碌、甚至可以说是心力交瘁的一天”。

     

        回过头来看,当事医生是一位医术高超、宅心仁厚的好人。而当事民警不回避、不推诿的积极态度,也绝没有辜负广大市民对上海警方的充分信任。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大家都不容易。各司其职,又缺乏一些平心静气的交流,难免就会产生一些误解和隔阂。

     

        这场风波不仅关乎医患矛盾,也在考验互联网舆论生态的健康程度。如果说,各方都能从此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加深理解和互信,那这场风波所产生的正面效应不可小觑。众所周知,解决医患矛盾绝非一朝一夕。一些既不在事件现场也不知晓事件细节的网友被误导,沦为眼球经济和“流量为王”的无辜牺牲品。这或许能在一时之间博得关注,但受害的将是整个社会。

     

        (上观新闻、《长江日报》4.28、29 李勤余 杨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