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3届中国作家榜发布2018年中国童书作家榜,但赫赫有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没有入榜。针对网友的质疑,郑渊洁在社交媒体上回应:并非自己没入榜,而是主动拒绝入榜,原因是“中国的童书销售泡沫极大,甚至和不法行为有牵连”。他认为,一些上榜童书作家“打着讲课的幌子,和书店、学校勾结起来进入学校,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向学生兜售童书”,这显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郑渊洁的直言不讳立刻引来网友热议。有网友评论,“郑渊洁说的是实话,就是这么回事儿”。看来,和郑渊洁拥有相同感受者,不在少数。
当然,郑渊洁所说的现象是否属实,还有待证实。但是,晒出2018年图书销售的部分税单,表示自己的收入几乎全是版税,至少从上述证据来看,郑渊洁抛出来的都是“实锤”。既然如此,那些被点名的作家以及有关方面,能否也拿出证据解释澄清?不管怎么说,公众都有权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
如果说中国童书市场确实泡沫极大,那么大浪淘沙之后,哪些作家应该被留下?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须知,中国童书市场体量之大,足以诱惑某些利欲熏心之人铤而走险。而消费者被虚假现象误导,又该由谁来负责?不消说,如此一来,最后的输家仍然是无辜的家长和孩子。
国产童书除了寥寥数种之外,配得上“经典”二字的童书仍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丁丁历险记》《夏洛的网》《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外国经典在中国童书市场上所占据的统治地位可见一斑。
这是因为中国作家的水平差强人意,还是因为中国文学界对童话创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此番郑渊洁的炮轰,倒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解释:有没有可能,不少中国作家都把精力放在了制造虚假繁荣,进而赚取经济利益上?若果真如此,也就难怪中国童书的经典不再,因为作家们的心思,早就跑偏了。
难以想象,一本沾满了铜臭味的童书,可以起到多少教育作用。那些一边作和蔼可亲状,一边满肚子生意经的童书作家,就更令人作呕了。比起《海的女儿》的三观正不正,恐怕这才是眼下的真问题。
既然郑渊洁已经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中国童书市场里可能存在的乱象,也就应该得到一次彻底的清理了。一本优秀的童书,应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讲述世间的真善美。但没有了前提“真”,“善”和“美”也就无从谈起。找到问题根源,还孩子们一个干净、健康的童书市场,何尝不是一堂富有价值的人生课呢?
网友说
光明网评论员:童书作家参与营销,其实在商言商,并无不可。不过问题在于,将营销活动搬进了中小学校园,尽管“效益”非常可观,做法却值得商榷。一来,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对于童书质量以及买与不买,并没有多少辨别能力和选择空间;二来,营销活动公然在校园上演,校方和老师总难脱干系,甚至一些学校还给学生下达购书指标,这就成了变相摊派。事实上,禁止商业推广入校,是被义务教育法所明确规定的,童书营销也是营销,不应该因为名人、作家的参与而享有“特权”。
宋金波:许多网友将此事当成文人相轻的八卦。事实上,郑渊洁所说的问题不是他与该作家作品水准孰高孰低,而是“童书作家进校园兜售作品”的疑似违法现象。什么是好的教育?用郑渊洁的话说:“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孩子,看他适合什么方法。坏的教育是用一个方法教50个孩子。”
任然:学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展儿童作家进校园等活动,无可厚非。倘若让这类操作夹带着商业利益在校园大行其道,不仅可能会令一些质量不佳的图书走“捷径”收割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也会加剧家长和学生的负担。而这种“潜规则”到底多普遍,又该如何规范,教育部门应拿出明确态度,在正常的作家与学生互动活动和图书推广、营销之间,设立一道清晰的红线。“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但在童书销售这件事上,成年人必须要分清对错。
(综合澎湃新闻、光明网、新京报网4.20、21、22 李勤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