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把每部戏都当第一部来写

    《 文摘报 》( 2019年04月20日   06 版)

        2018年,我有4部作品在卫视黄金档播出,《家有九凤》《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闯关东》,这些都是我十几年前的作品。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我的作品经历时间检验,今天的观众依然爱看。创作者要有志向打造能够流传下来的精品,而不是“一次性消费品”。

     

        编剧有两种,一种是做一个匠人,把它当成饭碗;一种是做一个艺术家,把它作为毕生追求。只有把创作当成毕生追求才可能成为好编剧。创作应是抑制不住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对人民的热爱而有感而发。出发点冲着“开张”去,这个剧本不会很出色。

     

        我常说,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我的创作状态经常是半年写作,半年走到最基层的农民、工人家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完全沉浸到老百姓生活中去。我曾经坐在黑龙江农民家的大炕上,听当地人拉家常,一宿一宿地听,不知道听了多少故事,第二天早上起床找不到鞋了,因为头天晚上一屋子人唠嗑,嗑的瓜子皮把鞋给埋起来了。我储备的这些素材,一生都写不尽。

     

        真正熟悉了创作对象,才敢下笔写。我努力做到,写一个题材就写到最好。写《家有九凤》我积累了4年素材;写《大工匠》,我在工厂断断续续体验近3年;写《闯关东》,我奔走7000多公里;写《温州一家人》,我走了国内14个城市,又到法国、意大利、荷兰等与题材相关的国家搜集素材和体验。充分的准备和积累,使这些作品从同题材中脱颖而出。

     

        最近我参加剧本评审,现场来了七位编剧,讲了七个故事。因为故事缺乏个性、长得太像,让人分不清谁讲的是什么。多年前,我与同代的几位编剧张宏森、钱滨、石零做过一个测试,读剧本判断是谁的作品。单靠听,就能从台词分辨出每个人的作品。写过《大法官》《西部警察》的张宏森喜欢用长句子,力量澎湃;写《宰相刘罗锅》的石零有山西人的幽默;写《誓言无声》的钱滨有四川人的机智。

     

        当前电视剧创作需要加强的正是这种创作个性,而这只有从生活深处才能得来。编剧不肯“下去”,作品就“上不来”。所以,我一直鼓励年轻编剧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到生活里去听、去看,而不是苦苦地“编”故事。不要说自己现在是“腕儿”、受不得苦,哪个编剧没有一本辛苦账呢?有追求的编剧怎么能省略吃苦这一步,等着别人上门来请?也不要说我不熟悉那个年代,所以我不能写,这也是托词,我一开始也不熟悉“闯关东”那段历史。

     

        对于故事,不能“捡到筐里都是菜”,而要悉心“培养”。很多故事在一开始时,人们意识不到这是个故事,过了一段时间才突然意识到这个人、这件事太有意思了!当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价值时,也不要马上结构故事,一定要慢慢培养它,把它讲给不同的人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讲故事视角,发展它、调整它,使之丰满、壮大、耐听。这个过程,我称之为“养鱼计划”:把故事一点点“养”大,等到成熟的时候再捞出来。这个过程非常享受。当它折磨得你睡不着觉,一宿起来多少次,你就知道——这个故事的临界点到了,写出来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我小时候生活在大连民权北七街,那里有一个点心工厂,每天下午3点出点心,我和小伙伴每天两点多就跑到工厂门口等着。出点心的时间到了,每个人都把气运足了,使劲嗅着空气中点心的味道,那个陶醉啊!这个记忆后来被我写进新戏《老酒馆》里。这条“鱼”我养了几十年,所以它才动人心弦。

     

        剧作家最大的悲剧是重复自己,最有出息的是每一部戏都往前走。要让每一部作品都保持它的新鲜度、不可复制性,每写一部戏都当作第一部戏来写。这样才会调动所有的艺术感觉,而不是落入惰性和惯性,使自己的作品可有可无。

     

        (《人民日报》4.12 高满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