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缘何引发关注

    《 文摘报 》( 2019年04月16日   02 版)

      4月11日,“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后,迅速引发舆论关注。视频中,一女子表示她在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首付2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价值66万元的奔驰车。岂料,新车还没开出4S店院子,就发现车辆发动机存在漏油问题。

      新买的车还没开出4S店大门,就发现发动机漏油,这搁谁都难以接受。而更让人意气难平的,是店方的态度——只能更换发动机,不能退换。店方一直坚称按国家三包政策处理,却没有解释为什么出现这一难以想象的情况,是否又在掩盖什么?

      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相信问题会有一个经得起法律审视的公平解决方案。但由此个案,更应该正视的是当前汽车消费领域一种较普遍的维权痛点。这次奔驰车主维权过程中的一个观点很耐人寻味:太讲道理所以才更容易被欺负。虽然这或只是其基于个人经历得出的观感,但这些年,消费者只能通过“不得已”的方式引发舆论关注来维权,“不闹大就不解决”的怪状,很难说是个例。它背后对应的,其实还是稳定、通畅的正常维权渠道缺失的现实。

      这个事件最终能够引发公众关注,“女硕士哭诉”的标签无疑有一定助益,但更根本的还是车主的遭遇激发了一种较普遍的社会共鸣。一套正常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之下,消费者维权本无须靠“闹出动静”。一定程度上说,另类的维权方式有多被依赖,我们距离正常的维权机制就有多远。

      (光明日报公众号 4.15 朱昌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