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让道和被让道

    《 文摘报 》( 2019年04月11日   05 版)

        ■陈钰鹏

     

        闲聊时,有人提到走路的素质问题。走路要讲素质吗?要的。

     

        一位体形较胖的中年人提到一桩经历:一天他在路上走着,突然觉得有人从后面用右手背重重地拨他的胳膊,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快速通过。“我还真不买他的账了,有这么逼人让道的吗?我偏将身体往左倾,并用左肘顶了他一下。效果挺好,那瘦猴子真被我镇住了。”胖中年说话时一副得意的样子。

     

        知道开车的有“路怒”,这下发现了路人中也有“路怒症”。“路怒”是外来语,指机动车的驾驶者带着愤怒的情绪在驾车,面对其他驾车者,采用攻击性语言、愤怒行为、侮辱性手势乃至十分危险的驾车方式如粗暴的阻挡、追尾、鸣笛等。

     

        下面来说说让道。相信每一个人在走路时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相向而行的两个人,如果不改变一下行走方向,两个人就会相撞,碰个满怀;于是,就得往一边让一下(这里的“一边”,左和右是以其中一人为基准的),奇怪的是,两个人偏偏都向同一边让去,譬如都往右边让。很明显,下一步还是会导致相撞。于是两人赶快“调整”,偏偏又是都往左边让去。这样的互相让道和被让道,有时需重复两个回合——为了不相碰撞而都选择了会相撞的方向。

     

        人有许多行为是每天做起来“不动脑子”的机械动作,“相向让道”就是一个经典例子。两人相向走近,此时此刻,他们都在“自动地”关心,朝哪一边让能给对方留出更多的地方过去,于是两人都选择了同一方向。当他们发现下一刹那会发生的仍然是相撞时,又同时自动地往另一边让去,最终肯定是其中一位停止了下意识动作,启动有意识的控制并等待对方过去。

     

        为人一世,和人打一辈子交道,就必须强调一个“让”字,有意无意的“让”,都是正能量;但不要老想着别人给你让道。

     

        (上观新闻 3.24)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