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

    结缘颐和园

    《 文摘报 》( 2019年04月11日   05 版)
    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席晓艳

     

        一座皇家园林的历史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在文字或影像的记载里,在宏伟精致的建筑上,当然也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颐和园对于我来说就是如此。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中,我和我的家人们去颐和园的次数已无法统计,游园的主题、路线、时间长短虽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喜欢!几十年来润物无声般被它感动、感染甚至改变着,不知不觉,已度过了青年、中年的时光岁月。

     

        一

     

        初识颐和园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北京的金秋时节,作为应届大学新生,只身一人从东北老家到北京大学报到。北大与颐和园相邻,入学后的第一个十一假期,几位已熟识了的同学就相约去了颐和园。以后的春游、秋游或者节假日的集体活动也经常去颐和园。

     

        记忆深刻的是泛舟昆明湖。当年,园中只有铁制、双桨的小船,最多能坐五人。第一次登上摇摇晃晃的小船,我还真有点紧张,只顾着掌握平衡,根本无暇观看周围的湖光山色。随着小船在水面上轻盈划过停在湖心,也就慢慢适应了。回首远望,万寿山上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以及山脚下的长廊、牌楼依山势展现,层次分明,排列有致,大家纷纷拍照合影留念。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只有一位同学带来的一架老式海欧胶片相机,大家轮着照,好生地兴奋热闹……

     

        读研究生的时候,结识了我的先生,在谈恋爱的几年中,经常约会的地方自然还是颐和园。春天柳绿桃红玉兰绽放,夏天湖中映日荷花亭亭玉立,秋天则有芦花古柳随风飘荡,冬天的万寿山玉树琼枝、松柏掩红墙……长廊西端有一个石舫,石舫北边有一个书店,这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先生买了本英文版彩画的《颐和园长廊故事》,反复翻阅,这本书至今仍然保留着。

     

        二

     

        成家后,一直住在北京的偏西部,去颐和园很方便。九十年代中期,儿子还在上幼儿园时,我们就带着他游园了。起初是以走长廊、赏彩图、讲故事为主题。

     

        再大一点就带着他登万寿山。我们经常从后山拾级而上,沿途看到落地的成熟松塔,就会捡拾起来,用有限的植物学知识给儿子讲讲松油的形成和作用。就这样边走边一一点评沿途所见。到达山顶,极目望去,周围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万寿山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嶂中和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小中见大,气势非凡,苍松翠柏,秀色葱茏。昆明湖又恰到好处地把山景全部倒映出来,湖光塔影,交相辉映,近处的湖面上还有十七孔桥飞架湖心……

     

        十七孔桥每根望柱上都雕刻着姿态各异、大大小小的石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个个惟妙惟肖。我们曾经和儿子一起兴高采烈地数过石狮,但每次数的数量都不一样。

     

        在桥上放风筝应该是全家协同配合的杰作了。我负责后勤保障和物资采购,先生个子高,负责把风筝高高举起,就着风势,轻轻放开,儿子不断地放着线,大家眼看着这只“小蝴蝶”慢慢地在开阔的湖面升上天空,别提多高兴了!

     

        三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事业,已不再随我们一起游园,但他经常把从小到大的游园所得、经历及记忆中的点点滴滴讲给同学、朋友,甚至国际友人去听。岁月如梭,而今人到中年,我与先生依然经常相伴游园,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最有乐趣的享受。

     

        “人生易老天难老”,从初识颐和园到现在,时光已近四十年,我们已从当年朝气蓬勃的风华少年变成两鬓斑白的中年人,颐和园仍是风采依旧,依然以它那自然、古朴和人文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我。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颐和园留下的美好记忆就像阳光一样,温暖在心里,陪伴终身!

     

        (阅读公社公众号 3.29)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