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久前发生在杭州的一则新闻:为了带孩子看展览,一位妈妈背下了万字讲解稿。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讲解稿来自博物馆一位金牌讲解员的讲解,是这位妈妈自己看展时录下来的。她得知金牌讲解员并不常来,便决定自己讲给孩子听。
这样一则小小的新闻,恰恰折射出了国内博物馆行业在今天面临的新课题:如何服务好大量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非专业观众,让他们在观展结束后真正有所得。
统计显示,最近三年,国内博物馆年举办展览逾两万个,每年进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增量都在一亿左右。然而,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如果普通百姓在观展中得不到有益的收获,就可能导致他们今后失去对观展的兴趣。这样的展览,就称不上成功。
观众需要自己来背讲解词,说明在展览现场,普通观众能够获得的专业引导是缺失的。在一些特展现场,大量被展览名头吸引来的圈外人只能停留在看热闹阶段,讨论画作值多少钱、如何拍照发朋友圈,普通观众如果没有指引,根本无法看出门道。
事实上,现代博物馆的历史,就是努力在不同类型观众之间取得平衡的历史。比如英国国家美术馆,工作人员事先针对不同国家观众对画作的喜好开展调查,再从各国观众最感兴趣的作品中挑选50到100幅画作,制作相关语种的讲解,对应不同语言模式的导览设备。我们的博物馆是否也可以在研究观众不同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热门特展,推出不同版本的语音导览,甚至再进一步,为不同观众设计不同的观展线路。
这些年,业界一直在呼吁要为大众办更多更好的展览。然而,办展览的使命不单单是为了展出藏品,正如博物馆在今天的使命已经不单单是收藏艺术品,而是艺术启蒙和美育的重要场所。
(《文汇报》3.24 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