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这个国家却被公认为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生均经费水平世界领先
芬兰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政府领导人变动较多,但都将教育发展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即使是面对金融危机,也不会减少(甚至增加)对研究与发展教育的投入。
以教育投入为例。2014年芬兰公共教育经费占政府总支出比例达到10.4%。芬兰95%以上的学校为公立学校,实行教育免费政策。2016年的数据显示,芬兰的生均成本分别为:学前教育5855欧元(1欧元约合7.59元人民币)、基础教育9016欧元、普通高中7697欧元、职业教育10446欧元。生均经费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学校教育学生当“主角”
将学生置于教育体系的中心位置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芬兰,这种趋势更加普遍和深入。
笔者到访的中小学几乎都是由学生志愿者来引导进行校园参观和教学观摩。在赫尔辛基万塔地区一所学校调研时,几位10岁左右、来自英语特色班的女生不仅以流利的英语介绍了学校的场所、设施、课程内容,还带我们参观了她们引以为豪、利用她们参加竞赛赢得的两万欧元设计装修的小小“图书馆”,以及油漆教室、缝纫教室……
在芬兰,获得“专业的教育协助”被视为学生的基本权利。教师的基本工作职责就是引导和咨询,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好好学习,并能够就将来的升学和就业做出正确合适的决定。因此,芬兰的中小学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普遍采用了各种能够激发学生潜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入职门槛儿格外高
在芬兰,教师职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职业,教师和校长的工资整体要高于市政部门的平均工资——3050欧元。芬兰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在欧洲各国名列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前列。
这些因素造成了教师职业的入门条件较高,师范院校的入学竞争非常激烈。此外,新教师的专业化要求很高,大多数教师都拥有硕士学位。这为各级各类学校聚集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教师具有高度的教学自主权。一旦入职,教师就能够相对独立地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开展教育教学,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课堂外有广阔的社会实践
芬兰学校非常重视和政府、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课堂之外推进相关的教学实践。比如,芬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LUMATE中心,负责普及和推广科学教育。中心往往有比较齐全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可供学校借用。中小学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可以向中心预约时间(一般为1至2天),带学生在中心动手操作。同时,中心也有高素质专业人员,可以为在职教师提供科学、技术等课程教学的培训。
(《北京日报》3.20 桑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