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近日召开会议,抛出所谓“因应及反制‘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指导纲领”,蔡英文指责“一国两制”是“单方面破坏现状”,是“强迫台湾接受被统一”;她坚称“坚决反对一国两制”,“拒绝任何被统一的过渡性安排”。调门之高、措辞之严厉,乃其上台后之仅见。之所以如此气急败坏,正如岛内媒体分析所言,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戳中了民进党当局的痛脚。
今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郑重提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其中包括“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大陆方面站在历史高度、基于民族立场作出的政策宣示,赢得大陆台胞和台湾各界积极回应。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话说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何来“单方面破坏现状”?哪有“强迫台湾接受”?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大陆方面郑重承诺,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
“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生命力,已经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成功实践加以证明。香港回归后发展速度在全球发达经济体中一直位居前列。回归之后,澳门社会安定,博彩业继续开放,旅游业及相关的餐饮、酒店、会展业迅速发展,经济活力更旺。而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与建设,更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与内地互利共赢,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历史机遇。说“一国两制”是“挑战”、是“威胁”,事实依据何在?
自去年民进党在台湾“九合一”选举中惨败之后,蔡英文攻击大陆、升高对抗的动作相当“抢眼”,其真实意图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无非是借制造“仇恨意识”“危机意识”骗取选票。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选择与时代潮流对抗、与主流民意对立,如此逆大势、弃正道、悖民心,靠污名化“一国两制”求得政治上的苟延残喘,其结局终将是西风瘦马,日暮途穷。
(《新华每日电讯》3.19 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