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向“执行难”开战,到如今“老赖”人人避之惟恐不及,诚信越来越成为普通人的追求。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介绍,“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阶段性目标已如期实现。
刘贵祥说,三年来,各级法院大力推进执行模式的重大变革。首先是建立了覆盖全国、覆盖基本财产形式、网络化的财产查控系统;二是出台失信名单制度,构建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人人喊打”的局面;三是建立了全国四级法院统一的执行办案平台;四是针对财产变现难题,推出网络化拍卖和评估系统,使拍卖成交率、溢价率大幅度提高。
刘贵祥坦言,执行难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已制定了下一步推进解决执行难的五年工作纲要。目前,《强制执行法》被列入立法计划,争取今年年底向全国人大提交。
(《北京日报》3.13 范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