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全国两会,向世人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故事。
两会尚未开幕,故事已经开始
2月28日晨,广西南宁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全国政协委员、护士长杜丽群例行查房。
患者小陈说:“杜护士,药价好像涨了不少。两性霉素B每天用2支就得比原来多花近300块钱。希望您能将这个情况带到会上。”“放心吧。”握着小陈的手,杜丽群郑重承诺。
3月2日,北京西站。G806次高铁车厢内走出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背着的麻布袋里叮当作响。面对人们疑惑的目光,面色黝黑的汉子打开了布袋:“我叫党永富,是河南来的,算是个‘土代表’吧。我这次开会带来了三瓶土,过去一年跑了很多地方,查看了不少土地,想说的话,全在这三瓶土里面了。”
这三瓶土:“一瓶是松散的‘原生态’土壤,一瓶是过量施肥后造成的‘化学农业’板结土壤,还有一瓶是我们改良过的、新时代‘过程农业’土壤。”他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试点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
肩负人民的重托,5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是这样在一个春天里,写就一个个两会故事。
党心民心的交汇
“中国农民有八个梦想。让孩子就近上个好学校,找一个好的医院看病,就地就业、不外出打工……”河南濮阳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发言时,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听他讲述梦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42次深入团组,面对面听取数百位代表委员发言。前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凉山州“悬崖村”揪心不已。今年,四川代表团的代表们带来一个好消息,“悬崖村”的“出行难”已经得到缓解。
赫哲族“80后”代表刘蕾记得,2016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团参加审议。当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黑龙江赫哲族乡村,走村入户,察民情、问民意。一些代表发现: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后,总会选择其中一些省份再做实地考察调研。
“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真挚的人民情怀深沉而坚定。
唱响民主政治好声音
3月5日,政协工商联界别小组正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旁听员”花维奋笔疾书,将磨长英委员提出的能否考虑将贷款利息等内容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等提案速记下来。
半小时后,花维将委员的“声音”送到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一间会议室。前后脚赶来的,还有其他180多名国办“旁听员”。“花维们”的记录纸被迅速汇集到一个由25人组成的汇总组,国办秘书三局处长谢广民是成员之一。谢广民说,他们要做的,就是把一份份用红笔“圈”满重点的“花脸稿”变成“旁听”简报,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直接转交给部门。
6日一早,磨长英的“声音”就被“速递”到了财政部。7日,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一行便出现在磨长英的驻地。
“旁听”两会期间,国办从收集的6000多条意见建议中筛选出103条转交相关部门“马上办”。
两会闭幕,故事还在继续
两会闭幕后,党永富代表对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有了明确的规划:“我要培训更多的农民,使用农业节肥节药技术。一定要打赢防治土壤污染这场硬仗。”
杜丽群委员打算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第一时间告诉小陈:“我要向身边的人宣讲两会上定下的好政策。”
……
两会落下帷幕,故事还在继续。
(《新华每日电讯》3.16 赵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