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表示,育幼问题关系国家的未来。调研表明家庭育儿负担是少生、不生的重要原因,育幼服务不足制约了全面两孩政策施行。必须看到,具备明显外部性和公共属性的育幼,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关怀。
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国家在具备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时,已开始建设从幼至老的终生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3岁以下群体也应纳入国家公共服务支持范畴。可借鉴国外设有专门的家庭事务部、儿童福利局,加快研究建立我国育幼专职管理机构,逐步实现儿童福利部门专管。
(中国政府网 3.10)
一线教师不该为“其他工作”所累
“教师工作有其特殊性,每天看似只上几节课,但其背后隐性的教学设计、作业批改、教研进修、学生管理、突发事件处置、家校联系等工作颇多。”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代表说。而当下,关注某公众号、转发文章、下载App,甚至包户扶贫、招商引资等各类事务性工作,也占用了基层教师的许多时间和精力。
有委员建议,尽快启动《学校法》立法工作,明确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边界。与教学无关的事务性工作不应分派给一线教师,应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承担。要尊重教育规律,清理非教学专项工作进校园项目。
(《光明日报》3.9 晋浩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