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板凳会议”叫好
“街道、社区、小区主管单位、业务主管单位都来人了,大家在小区空地上围坐一圈,听我们反映小区问题,现场就拿出解决方案,一点都不含糊。”近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534号的陆大爷说起前不久参加的“板凳会议”,给出了“形式接地气、效果立竿见”的好评。
盛会:“板凳会议”是党员干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好方式、好方法,希望更多地方能够借鉴“板凳会议”的形式,在做群众工作时坚持“眼睛向下”,将工作重心不断下移,端正工作态度,创新工作方法,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唯此,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旗帜杂志客户端 2019创刊号)
有钢琴、水晶灯的困难户,要经得起推敲
近日,一条“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官员慰问困难户家庭”的消息被指“翻车”。不少网友对标“困难户”家的装潢和摆设后,惊呼自己家按照这标准都算得上“超困难家庭”了。照片中显示,困难家庭孩子“小汤”为领导弹琴,钢琴疑为德国原装进口,后经调查是二手钢琴,价值5000元左右;出现的“水晶吊灯”、双开门冰箱、洗碗机和疑似红木家具,尚待调查。
嘉木:网友们热议的背后其实是对困难户精准筛查和家庭条件充分摸底的期许。网友们的较真,不是不愿意困难家庭过上好日子,而是担心补助款到了其他人手中。审计署的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被审计的各县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8万人。该脱困的脱困,该帮扶的继续帮扶,不能拿着纳税人贡献的扶贫款记成糊涂账。
(新京报网1.29)
“释放自我”何以引共鸣
“只想应付考核,不想踏实干活,出现问题只会互相甩锅”,“什么独立人格,什么诚信负责,只会为老板的朋友圈高歌”,“干得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年前的新东方年会上,一曲“释放自我”的歌舞表演吐槽公司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引发网友热议和转发。
张丽:大庭广众,当着所有领导,如此系统直接地唱出问题,确实难得。何以至此呢?什么时候说真话、提意见成了罕见行为?什么时候在朋友圈里排队给主管点赞、花式猛夸成了规定动作?当“释放自我”这样说实话的节目成为大家转发时“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载体,当不少人边转发边默默期待着本公司版本的横空出世时,大抵有些公司的生态真的出了问题。
(北京晚报百家号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