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随着人类克隆技术的进步,世界首例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猴“中中”“华华”诞生。
如今这一研究再往前走了一步——这一次,中国科学家真正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制造出5只有“病”的基因编辑猴子。
经过两年努力,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了世界首批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模型。按照研究团队的说法,此次实验的基因敲除非常成功,敲除节律基因BMAL1的实验猴表现出了明显的节律紊乱、睡眠障碍与精神问题。然后,利用其中节律紊乱表现最明显的基因编辑猴的体细胞,制备出了5只基因敲除的克隆猴,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人们在克隆效率上的担忧。作为全球暂时唯一掌握克隆猴技术的中国,有望在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中抢先一步。
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构建基因敲除猴,研究者最期望的就是在这些猴身上观察到节律紊乱患者中精神性疾病的类似症状,这些才是非人灵长类较之小鼠等实验动物的真正优势。
研究人员认为,节律紊乱往往伴随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往往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包括失眠、睡眠中断、日间过度嗜睡,继而出现睡梦中运动,白天与人交流出现障碍等。但在之前,人们一直不太清楚这些究竟是睡眠紊乱的直接后果,还是长期失眠或服药的副作用。
从此次研究可以看到,猴子表现出怕人、避免与人对视等表现,而这在以前在小鼠身上是很难探测到的。
研究人员给猴子们做了一个经典的听觉刺激实验,在给出的一连串规律的声音中随机插入特殊的声音,记录猴子听到声音时的脑电波,发现敲除猴大脑在识别和反应这些特殊事件的能力上不如正常猴,这与精神分裂患者的情况类似。
克隆猴“病”了,人类的“病”能否借此治愈?我们期待那一天。
(《中国青年报》1.28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