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2月02日 星期六

    保全了和气 牺牲了孩子

    《 文摘报 》( 2019年02月02日   04 版)

        我小时候很少挨打,偶有一次则印象深刻。

     

        记得有一次是和萍萍发生矛盾。她扯我家盖柴堆的席子,我不许她扯,她偏要扯,我们就推搡起来。我并不是欺负她,相互都出手了,但我比她大两岁,力气也比她大,就把她推了个踉跄,她在抓扶的过程中,手被柴堆上的席子划了道血印,大哭。

     

        她爸把她叫回去了,看到血印后又带着她来我家告状。我爸不顾我的分辩,让我给他们道歉。我觉得我没错,何况那血印只不过是条细细的印子,只有两三厘米长,平常玩耍中随便剐蹭一下也不止这一点点,就来告状,让我觉得太可鄙了!我坚决不道歉。双方僵持,虽然她爸大度地说算了,带她回去了,但他这一走,更让我爸觉得没面子,我就挨了打。而且被打的动静很大(虽然下手不重),足以让隔了两户人家的萍萍家听到。

     

        我那天很委屈,也很气愤,闹着要去跳河。我沿着田坎向仁河沟方向走,父亲则在沟对面跟着我。一路走一路给我讲道理,说了很多话,我的气才慢慢消了,终于跟他回了家。

     

        其实现在想来,当时的父亲未必是真心想责罚我,但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也许是出于无奈,也许是太看重“克己”“礼让”“和为贵”。父亲4岁就上私塾,在他的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的都是传统文化教育。

     

        总之,他很可能是不得不对我下手,但这样做的结果,大人之间是摆平了,孩子却做了牺牲。那次我心中的委屈和愤懑很久之后都没有消弭,和萍萍之间也始终有隔阂。

     

        在这件事上,两个大人的处理都有问题。萍萍爸是护犊心切,助长了孩子的娇气;我爸是息事宁人,委屈自家的孩子,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他们自始至终也没有真正解决两个孩子的问题,反而在我们之间埋下怨恨,损害我们长久的关系。而且,更深地说,对两个孩子(至少是对我)人格的发展都起了负面作用。

     

        我为什么一直对那次挨打耿耿于怀,细想当时的感觉,不仅是对挨打感到委屈,而且对父亲的态度感到耻辱。虽然当时我还不完全明白这件事的含义,但已隐约感到,他之所以打我,是打给别人看的。也许在他看来,这是为了化解冲突,保全邻里之间的和气。但在当时的我看来,这种保全完全是以自己的退让为代价,是一种软弱,让我成了牺牲品。

     

        这耻辱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我感觉我的父亲不如别人的父亲强硬有力,这让我很沮丧,有一种严重的失落感。但当时我却不明白自己这些情绪背后到底是什么,很迷惘。

     

        父母带来的耻辱,对一个人的精神伤害是非常严重的,甚至会困扰人一生。现在,父亲已经去世,我陪伴他走过最后一年,看到他病中的豁达、平静,感受到一个生命的脆弱无助,我心底里对他曾有的一些怨气也消失了。

     

        弗洛伊德说,再完美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必定是遍体鳞伤。好在人都有修复的能力,当我能放下这一切时,我童年的那些阴影也渐渐地被阳光所覆盖。

     

        (《北京晚报》1.19 鲁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