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2月02日 星期六

    北京人过“春龙节”

    《 文摘报 》( 2019年02月02日   02 版)

        农历的二月二日,被老北京人视为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现在,西方的节日似乎更让年轻人喜欢,而对这个节已经淡忘了,有些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节。

     

        “二月二”通常在农历的“惊蛰”前后,这个节气对中国的北方地区来说,意味着春天的真正来临。按道理说,“二月二”更像是农民应该过的节日。“惊蛰”嘛,毕竟跟土地关系密切。那么,为什么老北京人这么重视它呢?

     

        说到这儿,得跟您多聊几句。您可能有所不知,当年的北京城非常小,小到什么份儿上呢?您知道北京地铁的2号线吧?那会儿的北京内城就那么大。出了“城圈儿”,就是农村了,比如北京的月坛和日坛,您现在看,绝对是城市的中心区,但在老北京,它可是在城外呢。

     

        那会儿,北京的胡同几乎都是土路。虽然有了自来水,但住在胡同里的大多数人,喝的依然是井水。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几乎都是城外的农民。

     

        所以,那会儿的北京,虽然是“城”,依然有浓浓的“村”的味道。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二月二”,春龙节,才有一种亲切感,也非常当回事儿。

     

        “惊蛰”,按传统说法,指的是“龙动”。换句话说,就是龙在寒冷的冬季,一直在地下蛰伏冬眠,大地回春,一声春雷,把蛰伏中的龙给惊醒了。所以,老北京人又把“二月二”看作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的许多民俗活动,都跟龙有关。

     

        这一天,大人和孩子要很早就起床。小孩儿早晨起来睁开眼后,要在枕头上磕三个头,同时要说三遍:“二月二,龙抬头。”这种“仪式”,我小的时候还赶上了。

     

        母亲说:“这一天给龙磕头,将来长大就能仰起头来做人。”仰起头做人,就是堂堂正正做人,不会受人欺负的意思。

     

        在枕头上磕了头之后,孩子们要赶紧拿课本念书,或者写字。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太阳一出来就不灵了。按民俗的说法,这叫“独占鳌头”。

     

        在母亲的督促下,每到“二月二”,天不亮,我准起来磕头、看书,但考试的时候,很少得第一。这不过是民间老百姓的某种愿望和寄托而已。

     

        除了“占鳌头”之外,“二月二”这天,北京人还要吃饼和面,这两样吃食也跟龙有关。饼,叫“龙鳞饼”,面,叫“龙须面”。

     

        此外,这天,还要用白面或者棒子面加其他面和好后,做成各种小生物,如蜈蚣、蝎子等形状,在饼档上拿油煎着吃,美其名曰:熏虫儿。因为“惊蛰”,不但把龙给惊醒了,也把其他冬眠的虫子给惊醒了。这些虫子对人的身体有危害,所以要“熏一熏”。

     

        除了熏虫儿,老北京的“二月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民俗,那就是“引龙”。怎么引“龙”呢?

     

        咱们上面说了,老北京人是喝井水的,为了用水方便,家家都备有水缸。龙离不开水。水在“五行”当中“主”财。所以,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北京人要引“龙”进家,这样,一年当中会有财运。

     

        所以,“二月二”一大早儿,家里的大人要抓几把青灰,从院门口开始往地上撒,一直撒到家里的水缸这儿,算是把“龙”给引到家了。但这还不算完成任务。因为“龙”是“地行仙”,您不把它拴住,引进来,它还会跑。

     

        所以,家里的大人还要接着撒青灰。围着水缸撒一圈儿,这叫“回龙”。“龙”让您这么一“回”,就跑不了了。这一年,“龙”在您家就算“住”下了,保您和家人一年风调雨顺,行大运,发大财。您瞧,这是老北京人多么美好的愿望呀!

     

        (《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刘一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