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1月05日 星期六

    如何帮孩子度过青春期

    《 文摘报 》( 2019年01月05日   04 版)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身高、体重、健康情况很清楚,但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却很少关注。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到了青春期,随着年龄长大应该更懂事、更成熟,却没有意识到心理发展是波动的,并不是像身体发育一样一直在往上成长,孩子会出现困惑、疑虑、焦虑等不安的心理发展。所以,家长对孩子心理发展要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认识。

        青春期心理特点

      时刻在发展变化 青春期是波动的,是会随着发展而衍生的问题。比如对异性的好奇,对危险事件的探索(抽烟、喝酒),这些可能并不是很可怕的事情,但家长要是把这类事情当做洪水猛兽般去阻止的话,青春期的孩子探索的欲望会更强烈。因此,在孩子发展变化过程中要接受他的心理活动特征,同时要正确引导教育。

      变化多样 青春期孩子从最初的叛逆到懂事、听话、孝顺,转变很快。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当然,孩子除了叛逆还会伴有反抗性,并开始树立自己的思想与主见。同时,孩子在这一阶段受到了躯体发育、荷尔蒙和激素的影响,情绪容易出现波动。

      意志发展 情感的易变到意志的不稳定,再到发展成社会思考稳定的情绪和坚定的意志,展现了一个过渡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往往表现为不客观、不全面、不稳定。变化不稳定,考虑问题不全面的时候,就需要长辈们引导和帮助。

      创造性和发展性的思维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创造性和发展性的思维,所以孩子的变化、创造,以及一些不循规蹈矩的行为不一定是坏事。

        青春期不良的心理倾向

      第一,成熟意识和社会经验不足产生的矛盾。家长要给孩子补充社会经验,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能够探索,与社会交往,这样才能顺利度过青春期。

      第二,是独立性和行为自理的差距。又要独立,行为又不能自理,十几岁了还不能自己洗澡,十几岁跟妈妈不分床睡觉的不少见,这是我们独立意识的培养有问题。

      第三,完美主义和消极退缩的矛盾。追求完美,又做不到,所以出现两极化。

      第四,逆反心理和依赖性的矛盾。又想反抗,又没这个本事。

      第五,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又想探索,又没能力、害怕。

      第六,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渴求感很强,包括性的欲望很强,压抑感也很强。

        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让孩子健康,要给予他们安全感,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来实现自己的需要。青春期教育需要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制性。父母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同时要有正确的性教育,一是让孩子正确地了解性知识,能够抵抗来自社会和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二是父母要对孩子的早恋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把爱情及异性交往和早恋分清楚;三是控制孩子性行为的知识调控,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

      (《法制晚报》2018.12.25)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