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李苦禅与梨园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29日   05 版)
    李苦禅扮演《铁笼山》之姜维

        李苦禅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代大家。除了画画,他还有一大痴好,那就是迷戏。他自幼习武,后来学戏、票戏,与戏曲名角和梨园耆宿交游颇深。他给众多梨园弟子教画,也为书画弟子说戏。像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这样的梨园名角兼事书画者不在少数,但是能上台票戏的书画家并不是很多,可以说,二十世纪的画坛诸家,能从“写意”的高度通观国画与京戏的,唯李苦禅一人。

        李苦禅在童年时代就喜爱家乡山东高唐的庙台戏,在国立北平艺专求学期间又迷上了尚派武生始祖尚和玉先生的大武生戏。后来,他正式拜在尚和玉先生门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苦禅在攻画之余坚持练功,常到前门的老爷庙与票友们排戏,他模仿刘派的唱腔吊嗓子,引得不少路人驻足细听。

        李苦禅与尚和玉师友情深,为了练好《铁笼山》中姜维的戏,尚和玉把自己的上台行头借给李苦禅使用,还花钱雇了四个跑龙套的。因为这出戏的难度很大,几趟走下来颇耗体力,下手活演员像是浇了水一样;李苦禅身上的胖袄脱下后,都能拧出半盆子水来。

        上世纪三十年代,李苦禅受邀赴杭州国立艺专教授中国画,因此结识了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盖叫天以“活武松”名震江浙。他本名张英杰,而李苦禅的原名为李英杰,两位“英杰”相遇,颇有英雄相见恨晚之意。李苦禅经常登门讨教,两人相互切磋,渐成挚友。

        李苦禅不仅学戏练功,早年还经常登台演出,有过为时不短的舞台生涯。上世纪二十年代,李苦禅在革命团体“左联”组织的义演活动中扮演过《霸王别姬》里的项羽;上世纪三十年代杭州艺专的业余剧团上演剧目《白水滩》,李苦禅又扮演了十一郎。此外,在《别窑》里扮演薛平贵时,李苦禅独自揣摩,杜撰出了一个上马的动作,博得满堂喝彩。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期,学校工会剧团上演《群英会》,六十二岁的李苦禅戏瘾不减,亲自扮演赵子龙登台亮相,虽然穿起厚底、扎上硬靠的老路数起霸动作对他已是勉强而为,但仍旧喝彩山响,可谓宝刀虽老、壮心不已。

        与李苦禅交厚的梨园老友李洪春先生曾评价李苦禅的戏曲表演,说他在台上非常认真,一招一式处处到家,绝不潦草马虎,一看就知道是学过、练过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准地方、有准谱,一板一眼有条不紊、中规中矩,是那么个意思。所以李苦禅串戏时,很多梨园同行会来观看。

        正因为对传统书画与戏曲均拥有充足的实践,李苦禅对这两种艺术的领悟和见解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谈。他经常在国画教学中“以戏喻画,以戏讲画”,说中国画是写意的绘画,中国京剧也是写意的戏剧,二者在很多表现手法与美学规则上有相通之处。

        晚年的李苦禅虽然演不了戏了,可是雅兴不减当年。他结识了萧长华、张君秋等一大批梨园前辈,以及曹禺、焦菊隐等影视演艺界的名家,还给众多梨园弟子教授绘画,这其中就包括著名京剧武生袁金凯、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等人,他们都在书画方面或受教,或请益过李苦禅。

        1993年在“纪念艺术大师李苦禅先生逝世10周年”的回顾活动中,主办方组织上演了李苦禅生前多次参与演出的大武生重头戏《铁笼山》,还有他生前最为赞赏的、明代艺术家徐渭的代表作《四声猿》。2009年“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作品展”,组织者在中国戏曲学院推出一场传统经典曲目的演出。

        (《北京晚报》11.22 马明宸)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