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扶贫资金为何趴在账上“睡大觉”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25日   03 版)

        《中国纪检监察报》日前报道,2017年7月,中央财政下拨4000万元“特急”扶贫款,用于支持甘肃省贫困革命老区扶贫开发。7月11日甘肃省财政厅收到通知,直到12月6日才完成专项资金分配工作,致使专项扶贫资金在省级财政滞留146天。目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免职、降级等处分。

        贫困群众眼巴巴盼着雪中送炭,中央下拨的特急扶贫资金却被卡在省级财政,一拖就是半年,不但暴露了有关部门作风慵懒、官僚作风严重,也暴露了扶贫资金拨付中监管缺失问题严重。

        与此相映衬的,是前几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安徽省全椒县农村公路局某扶贫官员,“在省脱贫攻坚巡查中不正确履职被处分”的消息。消息称,8月23日晚19:31分至19:35分的4分钟时间内,省巡查组四次拨打该官员手机,其均未接听电话,“给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018年10月8日,该县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看,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在一些官场所通行的官式逻辑。在4分钟不接电话被处分的场景里,扶贫工作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个人生活中可能出现意外的想象都不允许存在,一切生活常识的细节也都必须服从于“工作大局”。否则,就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就会影响“脱贫攻坚工作”。当然,实际上,4分钟不接电话而被处分的真实原因,与其说是“给我县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还不如说是给以“扶贫攻坚”作表皮的官威折了面子。

        在一些地方,精于官场逻辑的官员喜欢将个人意志、个人权威冠之以一个当前政治任务的大帽子,将整个政治体系的权威押在个人面子上,用于树立个人威望,检验官员与其亲疏远近。但是,在个人威望与正常工作范围及其职责重合的部分,这种检验的方法常常不能奏效。因为在一些官员那里,扶贫攻坚工作不过是其逞个人威风、树个人权威的工具罢了,为贫困民众纾困解难也不过是其仕途的爬高梯子而已。

        上述两个地方的不当所为的官员,虽处一南一北、一东一西,但在扶贫攻坚上的貌似重视与庸碌拖沓,却心照不宣地合力闭合了一种官场逻辑。

        全椒县撤销了因官员4分钟不接电话而对其做出的党纪处分,甘肃省也开展了“机关病”整治活动。据报道,甘肃省在“治病”过程中,省级机构共查找相关问题39451个,完成整改29670个,对1611个单位给予责令检查和通报批评,党纪政务处分2081人,组织处理5616人,移送司法机关35人……

        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够惊人。

        (光明网12.17 光明网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