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发展要避免过度物质化
王晓毅在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上说,如今学者的收入增加了很多,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过度物质化的倾向,一些学术研究被拿来与经济收入密切挂钩。本来改善学者物质生活、增加学者的经济收入应该促进学术繁荣,但如果学术研究过于物质化,就会阻碍学术的健康发展。甚至有“学术掮客”专门为商业活动寻找学者站台。在“量化考核”的要求下,考核标准往往形成负向激励,导致学者在教学和科研中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有些课题表面上看很风光,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却几乎没有知识的创新。学术评价和科研项目管理都要力戒过度物质化,学术研究才能产生高质量学术成果。
国家形象研究的中国路径
董军在2018年第6期《新闻与传播评论》上说,当前的中国形象研究通常在问题提出之初,就主动将中国置于西方他者的位置之上,从而不仅表现出了浓重的“西方情结”(尤其是“美国情结”),也表现了深深的“受害者情结”。其带来的障碍不仅在于它作为一种理论范式遮蔽了我们本应倾听的他者声音,更在于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限制了我们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边界。重新深入到形象话语的“历史脉络”和“社会谱系”中,并从中发现它们的行走轨迹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是当前学术界破解“中国形象”话语迷思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