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第二展区“壮美篇章”展示了我国航天领域的成就。无论是顽皮稚子还是白发老翁,都在选位置、找角度和这些大国重器合影留念。
站在高耸的长征运载火箭缩比模型前,39岁的何巍(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总体部总体室主任,曾全程参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设计论证工作)显得并不起眼。第一次知道何巍年龄和身份的人都难以相信,“这些大国重器竟然是年轻人的手笔!”当他说出“我们单位还有很多比我年轻的同事,平均年龄也就30多岁”时,人们露出更加惊讶的表情。
这如同一个隐喻。“年轻”和“重任”这两个词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是不相匹配的,但其实无论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国家重点工程领域,还是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之中,都活跃着年轻人的面孔——尽管,他们通常都藏身在重大科技项目的背后。
事实上,年轻的面孔和巨大的成就所形成的反差,往往更加鼓舞人心。正如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所感慨的那样:“中国航天最厉害的,不是它取得的像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巨大成就,而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于华男,就是一位以“低龄”创“高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带领年轻团队打造了中国宇宙飞船的核心装置——黑盒子,采集数据报告给指挥控制中心,人们将它比喻成飞船心脏的“精灵”。
今年8月,星空二号飞行器在西北某靶场划过完美的飞行轨迹,向世人昭示,国内首款乘波体气动布局的高超声速试验飞行器研制成功。攻克多项世界性前沿技术难题的,是一支平均年龄仅有33岁的研制团队。
还有不少像于华男团队、星空二号团队这样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改革开放后的青年,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甚至95后,都是能“挑大梁”的一代。
2013年,“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果的论文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轰动全球。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些85后年轻人在攻关阶段分工合作,把时间安排得严丝合缝,一周七天,几乎每天都是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里。
当然,90后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干劲儿也毫不逊色。近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新生造血干细胞在活动物体内的归巢全过程的90后团队就“特别能吃苦,超级拼”。有趣的是,关于造血干细胞的研究,其实在这些90后出生时就已经受到高度关注,但直到他们成为博士还没有人能揭秘造血干细胞归巢的过程。这意味着,这些年轻人即使找到了新的研究方法,依旧需要大量、长期的实验去验证。于是为了早日完成实验,几个年轻的博士“三班倒”赶进度,白天、黑夜、凌晨全都利用起来,每天只睡4到6个小时。
这些青年团队所表现出来的活力,让不少前辈赞叹“年轻真好”。也正是从这些年轻人身上迸发出的战斗力,成就了如此一项项重大的成就。除了活力和激情,敢做梦,敢尝试,不墨守成规,勇于寻求改变也是青年的特长。
今年,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传出的正在研发国产化手机微声滤波器的消息成为军工科技领域一个不小的新闻,该院一支平均年龄仅为30岁的声学器件研究团队,要凭借这个微声滤波器,“让中国手机有中国‘芯’”。
微声滤波器是手机中应用最广泛的滤波器,手机接收与发射信号、数据流量上传与下载等功能,都需要通过手机内的滤波器等芯片对特定频率信号进行滤波来实现。
目前全球微声滤波器市场主要被美国和日本的4家公司瓜分,国内厂商在高端微声滤波器市场份额几乎为零。这个团队的年轻人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们计划在3~5年内,实现绝大部分滤波器的国产化替代目标。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时代再一次呼唤敢闯敢干的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12.10 张茜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