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留学生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想去中餐馆解一解乡愁,吃到的却是满嘴问号。
美食家庄祖宜在哥伦比亚大学时,就震惊于“中餐的分量怎么这么大”:“炒饭上来,堆得像山一样高,足够五六个人吃的。”再看看炒菜:“什么菜都偏甜,什么菜都勾芡。中餐好像被刻板地分成了几种固定的味型:加豆豉的叫‘湖南鸡’,泼红油的就是‘四川鱼’,用上番茄酱的叫‘甜酸肉’……”
曾经,以量大价廉取胜的中式自助餐,为海外中餐打上了“低端快餐”的标签;而现在,随着越来越多新移民的到来,华人在海外的经济实力已非往日可比,新移民不再是苦苦维持生计的劳工群体,他们更希望在海外吃到正宗的家乡味,海外中餐的业态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日新月异。
在马德里,中餐的层次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马德里的上海移民金女士说,市集里的烤冷面、麻辣烫、麻辣香锅、煎饼果子、酸辣粉是中餐,江浙口味的“津津”、北方口味的“大福源”、四川口味的“辣府”、上海口味的“上海妈妈”也是门庭若市的中餐,而且人均消费水平普遍在中上层。
尽管如今的海外中餐已经不完全是廉价的代名词,但在庄祖宜看来,与日本料理、泰国菜等其他风靡全球的亚洲美食相比,中国菜的异乡进击之路还有新的山峰可以攀登。
“中国菜太早地被初代移民推向了世界,这批移民地位不高,也往往不是专业厨师出身,有什么食材就做什么菜,这就奠定了中餐的低起点,好像一说到中国菜就是便宜、不健康,就是黏糊糊的勾芡,加很多味精,量大到吃完必须打包。其实意大利菜在美国也曾经遭受误解,三四十年前大家都觉得肉酱加番茄酱就是意菜,直到最近十几年才理解意菜又分托斯卡纳、西西里,地区不同口味差别很大。很多人说中餐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我看到的问题是:华人新移民往往第一代会经营餐厅,到第二代就希望子女好好念书,做医生、律师、工程师,不要再碰厨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君子远庖厨’,以至于厨师这个职业本身得不到尊重,这也限制了中餐在海外的发展。”庄祖宜希望更多的中国厨师可以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挖掘中餐背后的文化内涵。
(《新民周刊》2018年第46期 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