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纪录电影《生活万岁》上映。上面是如椽大笔、黑底白字的“生活万岁”,下面是工工整整、血红血红的“Hello life”,伴随着并不轻快的钢琴声,电影拉开架势。镜头慢慢移动,一幕幕的人物故事,晴天雨天,黑夜白天,嬉笑怒骂,力透纸背的只有一个字:难。
这难,是镜头下的这些人们,在奋力泅渡生活的河。单身妈妈,带着不满三岁的女儿开出租,夜深了,孩子只能睡在车里;爆炸头、亮片衬衫的中年男人,骑着破车在街头卖唱和推销炒螺,供养大了女儿却被她瞧不起;在拉萨踩了十多年人力车,却舍不得花钱上布达拉宫看一次的老大爷;每天扮成小丑去病房逗小病患开心的医护人员,实际上自己和家人都罹患癌症,“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明天”……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生活的难在这14组“主角”身上烙下印记,也在我们心上扎下温柔一刀。
他们勉强算是电影的主角,却不曾是生活中有闪亮光环的主角。导演没有给出他们的个人信息,但当他们原原本本地出现在我们眼前,那分明就是挣扎在生活里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老师、学生、情人、老伴。而在他们的身上,我们也多多少少看见了自己。
但生活的难之下,更让人感动的是脸上的笑,是他们认真、执着、小心翼翼地前行。他们互相温暖、互为光明,也拥有自己的高光时刻——“蜘蛛人”带着儿子体验工作环境,细数上海的高楼都被自己擦亮过;相依为命半辈子的盲人卖唱夫妻攒了很久的钱,换了一架更好的电子琴,中秋节晚上摸索着碰杯庆祝;没法照顾病父的护林员,孤独地轻轻拈起误入的蝴蝶放生;安顿好家中的病父,来到故宫做讲解员,尽情舒展脑中知识和四肢……他们会皱眉,会流泪,也会买醉,不过我们仍然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他们走走停停,喘着粗气,咬紧牙关,对生活仍然充满希望。
没有什么故事,能高过生活本身。一支破桨,三两个人,过着六十分以下的生活,却用尽一百分的气力,渡千百种困苦艰难,也要喊上一声“生活万岁”。纪录电影,本身可能并不“精致”,也不“鲜艳”,但摇摇晃晃的镜头对准了置身大时代的小人物,记录他们身上的忧与爱、苦难和幸福、隐忍或嘶吼,真真切切,冷暖可知。这就是包括《生活万岁》在内的纪录电影,能赢得口碑、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吧。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12.1 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