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你我的温度就是社会的温度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11日   03 版)

        最近,有段视频火了。一个姑娘找工作屡屡碰壁后,用手机对准空荡荡的地铁车厢,拍了短视频,写下一行字:“投简历、被拒绝、再投、面试、放弃、等通知……成都,留下我吧。”

        这条短视频在网上传播后收到了超过8万次点赞和1.7万条评论,留言里全是安慰和鼓励的话。成都地铁官方账号也回复了,为她加油,还送了她一张地铁纪念票卡,鼓励她“留下来吧”。

        城市中,不少人都是独自在异乡奋斗打拼,家乡、父母虽然让我们感到温暖、充满力量,但十分遥远、难以触及。正是这份“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有时会让我们在困难面前感到挫败和沮丧。而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来自城市发出的温暖信号,则会让自己产生“总有人偷偷爱着你”的感觉,从而鼓励奋斗中的我们,坚持下去、再次出发。

        这种善意和温暖并不罕见。“伤者需要输血,医生双手暖血袋40分钟”“司机在夜间山路为骑行的小学生开灯照路”……形式虽不一样,但内核同样暖心。

        有社会学者说,社会网络的两大基本要素是“连接”和“传染物”。现代社会里,人与人的连接是靠分工合作产生的,各司其职。而在他人困难时伸出援手,这样看似无意间的善,是会传染的,会在人与人的连接中形成表达善意的“链式反应”,让善行和善心层层传递、放大。

        “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意味着冷漠,每一句温暖的鼓励、每一束守护安全的亮光,都能给人前行的力量。你我的温度,就是这座城市的温度,就是这个社会的温度。

        (《人民日报》12.3 周珊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