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大国重器背后的青年(上)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11日   05 版)
    航天科技集团北斗导航卫星总装操作团队

        北斗系统建设已经走过18年,成功将43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发射成功率达到100%。这背后,除了人们熟悉的科学家、设计师、指挥员等“大人物”,还有一线的青年操作工,他们的命运和国家工程离得如此之近。

        作为整个北斗系统中的一份子,1994年出生的田鑫瑶只是发射场系统的锅炉操作工,说好听点,是专业技术人员,说白了就是烧锅炉的。但就是这个岗位,为火箭、卫星测试厂房的空调提供蒸汽,确保湿度、温度达到检测标准,同样关乎“万人一杆枪”北斗事业的最终结果。

        “不要看不起烧锅炉的,有的人不就是觉得这个岗位又脏又累,没有技术含量吗?”锅炉组的朱高平掰着布满厚茧的手指说,铲煤只是基础工作,接下来的活儿就得动脑子,要思考填煤的时机,要观察煤层充分燃烧的厚度和区域,根据火候调整煤层,摸索鼓风引风的节奏,还要听气的动静来调整送气阀门大小,等等。

        有一次水压过大,主操作手王磊快速定位出故障原因,“是进水管被堵”,在锅炉顶部温度降下来后,他经验老到地钻了进去,在40厘米高的隔层里操作电钻,飞溅的火星子喷在脸上,两个腮帮子和额头至今还留着疤点。王磊说:“烧锅炉也就苦点累点,没啥后悔的。如果人人对岗位都挑三拣四,火箭能成功上天吗?”

        一线操作工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挑活儿。插插头、焊接、铺电缆,这样的操作,他们反复干,常常一个姿势要坚持1个多小时。

        总装事业部三组员工吕恒聚至今记得,几年前的一次发射,卫星上有部分产品需要在整流罩“合罩”之后安装,还需要火箭试验队队员在限定时间内将舱门关闭,确保火箭按时发射。

        关舱门,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就有很大挑战。这个工作最终交给吕恒聚完成。

        医护人员为吕恒聚戴上监测仪并嘱咐他,如果监测仪报警,一定要赶紧回来,否则将对身体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距离窗口时间还有40分钟,吕恒聚走到火箭旁。当时,发射现场异常安静,每个人都紧盯着吕恒聚。就在他拧到第4个螺钉时,嘀……嘀……嘀……监测仪的报警声划破宁静。当吕恒聚回到安全区,领导“责备”他为什么不听医生的话,他憨憨一笑说道:“和国家的火箭发射相比,个人的事总是小事,最后撤离这班岗必须站好。”

        将火箭对接到发射台,并与卫星对接,需要稳定、精准地吊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提起“金牌”吊装手刘超,不少人都竖起大拇指。不到两平方米的行吊操作间悬在半空,刘超灵敏地钻了进去,扭动电机钥匙、按下电源按钮、启动电机……所有动作一气呵成,笨重的行吊挂钩在他的操作下,火箭翻转、起竖,指哪儿到哪儿、说停就停。

        对吊装手来说,传统的训练手法包括使用吊车吊物定点到位、走S型(中间有障碍物)和吊筷子。这其中,吊筷子是最难的,“因为太轻了,晃动又大”。而练就“吊筷入瓶”(把一根筷子系在缆绳吊钩上,从13米高空吊入瓶内)绝活的林国建凭借成百上千次的苦练,成为发射中心唯一一名直接从操作手提拔为指挥员的人。

        在北斗重器建设的背后,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总装团队的事例数不胜数,大家拧成一股劲儿克服困难,只为交出“成功”的答卷。

        (《中国青年报》12.3 邱晨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