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别让考生承担改革试错成本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06日   02 版)

        11月24日,浙江高考英语科目选考成绩公布,因部分考生成绩与实际考试成绩不符,遭到部分考生和家长质疑。27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作出说明,部分试题进行了难度系数调整,实施加权赋分。目前,以省长袁家军为组长的调查组已展开调查,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高考成绩“倒加分”,网上刚开始流传这种说法时,舆论尚且将信将疑。毕竟,高考事关社会公平,兹事体大。然而,浙江省考试院的解释,却让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次,确实是评分方法的临时调整导致了这场分数争议。  

        按照浙江省新高考规则,英语为必考科目,考生每年可以考两次英语,一次在下半年(11月初)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另一次则在6月与语文、数学高考同期进行,考生可以选择较好一次成绩计入总分。应该说,这番改革是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积极尝试,对考生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不过,其前提是不同考试的难度相对一致。

        浙江省考生对“赋分”并不陌生,因为7门选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技术)的最终成绩是通过等级赋分来确定分值的。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消除选择不同科目的考生之间无法比较与衡量的问题,根据卷面成绩按比例划定等级,根据等级对照赋分,计入高考成绩。不过,以上“赋分”针对的是选考科目,而英语并不在其列。而此次英语考试“太难”,所以临时决定“加权赋分”,不得不追问一句:如此操作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操作方法又是什么?为什么不提前向考生说明,征求社会意见?更何况,为了几次英语考试难度一致而调整考生分数,看似是为了公平,实际上却人为地制造了更大的不公平。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公平性并不是追求“皆大欢喜”,而是要体现出区分度。在一次考试一张试卷的时代,考试区分度通过设置合理的难度系数即可实现;而在实施改革以后,还要考虑到多次考试难度系数相一致的问题。维护考试公平的复杂程度明显加深了。

        这次浙江临时调整英语赋分,导致一些学生的分数劣势得到弥补,出现“倒加分”的情况,但另一些学生本可以通过这次考试确立的竞争优势,却因为“加权赋分”的神操作而大打折扣。再说,一张试卷的不同试题虽然在内容上未必有紧密联系,但就考生时间分配、精力分配而言,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调整部分难题的赋分,对那些花费时间精力做难题的考生是否也是一种不公平?

        近年来浙江推行的新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领风气之先。改革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的考生也会产生不适感。比如推行选考制度后,考生们感觉物理难度过高,更倾向于选择其他科目,而“敢于”选择物理考试的考生学业水平普遍较强,就会出现激烈的“高手间”的竞争。因为等级赋分制,也可能导致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在物理考试中拿低分的问题。

        对此,浙江省及时调整政策,比如要求高校强化对选考科目的限定性要求,很多专业只有选考物理才能报考。不管怎样,这些改革和调整措施都是公开的,并在事先告知公众和考生,充分尊重了考生的选择权。

        然而,此次对英语进行“加权赋分”,如果没有大量考生在网上质疑,是不是考试院就不会及时给出解释?高考政策调整,不仅是教育升学考试制度的调整,更是利益分配的调整。无论如何,让好学生考上好大学,让不同学业水平的考生各有所属,才是考试制度理应坚守的本分。改革允许试错,但承担试错成本的不应该是普通考生。

        最关键的,高考改革要争取最广泛的民意支持,需要保持公信力,坚守规则意识。

        12月5日下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联合发布致歉信,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因决策严重错误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导致了考试结果的不公平、不合理,决定取消加权赋分,恢复考生原始得分。

        (光明网11.28 王钟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