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民国文人的“抽水马桶之梦”

    《 文摘报 》( 2018年12月06日   08 版)
    周谷城

        1933年,上海的《东方杂志》推出一期“新年特大号”,邀请社会名人及普通市民畅谈“新年的梦想”。共收到来自巴金、冰心、郁达夫、周作人、朱自清等人的回信160余封。

     

        在邹韬奋看来,这些回信中,以历史学者周谷城的梦想最为有趣:

     

        “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晚年的周谷城,曾言及,自己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梦想,与现实如厕环境的不如意直接相关。  

     

        上层社会的奢侈品

     

        周谷城做“抽水马桶之梦”的时候,距离国人首次见识抽水坐便器,已过去了60余年。那是1866年,奉命前往欧洲游历的京师同文馆学员张德彝,在轮船上见到抽水马桶,感觉十分新鲜有趣,遂将其运作机制,写入了自己的著作《航海述奇》。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抽水马桶成了一种让有机会出洋的中国人十分艳羡的东西。

     

        怀念抽水马桶,也是晚清来华的洋人们的一种共同的“乡愁”。在清廷提供给总税务司赫德的四合院里,曾安装过一尊抽水马桶,乃是大清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特意为赫德定制,不远万里送至北京。不过,清廷没有现代自来水系统,也没有现代下水道系统,所以,并不是所有来华的洋人,都可以如赫德般拥有自己的抽水马桶。到了1904年,上海租界的部分商户尝试请求允许安装抽水马桶时,仍因为下水道系统不够完善、担心污染水源,而被工部局多次拒绝和制止。

     

        进入民国后,抽水马桶才开始成为一种真正的社会风尚。梁实秋在清华就读8年,1922年,终于住进有抽水马桶的宿舍,然后感慨“临毕业的前一年是最舒适的一年”。1920年代末装修的南京国民政府办公楼内,如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的卫生间里,也配有自美国进口的浴缸、洗脸池和抽水马桶。

     

        当然,这种风尚只能够存在于上层社会。1933年南京北河口水厂局部建成供水时,最初的用户只有29户。自然,有能力铺设自来水和公共下水道管线的住户,也不会太多。没有自来水和公共下水道管线,自然也就不会有抽水马桶。

     

        实现梦想并非易事

     

        1949年后,抽水马桶在京、沪等大城市,仍长期只是一种少数的存在。

     

        1993年,已经用上抽水马桶很多年的周谷城,应《文汇报》之邀,刊文回忆自己60年前的“抽水马桶之梦”,仍如此感慨:

     

        “今天我把60年前‘中国人人都能在抽水马桶上大便’的梦想讲给家人听,家人都笑得前俯后仰,只可惜60年过去了,梦想并未实现,就是在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也还没有完全消灭用木马桶。”

     

        其实,周谷城毋须遗憾自己的“梦想并未实现”。实际上,1993年,中国的卫生陶瓷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而抽水马桶三件套(坐便器、水箱、反水弯),恰是卫生陶瓷领域的核心产品。

     

        这个“卫生陶瓷产量世界第一位”的得来,并非易事。

     

        虽然中国号称“瓷器之国”,但长期难以独立生产包括抽水马桶在内的卫生用瓷。

     

        卫生陶瓷的大规模生产,必须依赖高度的工业化,包括原料的机械化开采、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控制、以燃煤燃油燃气为燃料的高温保证等等。所以,尽管欧美城市住宅在二战前就已全面流行抽水马桶,但在1949年的中国,仍只有四家工厂或作坊能够生产卫生陶瓷,总产量仅有约6000件,其中3件套的抽水马桶的数量,无疑更是屈指可数。

     

        1949年后,在长达约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卫生陶瓷生产,并未发生质的变化。

     

        自80年代开始的技术(如微压注浆成型、微风干燥、立式浇注、窑炉微机控制、低温快烧)、设备(如注浆机、干燥器乃至全套生产线)引进浪潮,是中国卫生陶瓷工业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1993年跃居产量第一宝座的关键。

     

        厨卫的大变革

     

        长期以来,中国的抽水马桶因技术落后,“一次冲洗水量在15L的比较普遍,甚至还有17L的”,较之国外的普遍标准6L,可谓相当费水。80年代抽水马桶数量有限,浪费尚不显著,90年代抽水马桶开始普及,问题即开始凸显。

     

        真正推动革新的,并非政策,仍是市场。

     

        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北京的生活用水保持每立方米2元钱(含0.4元污水处理费)的价格不变,也没有任何政策补助,大多数市民并不会选择拆掉自家的较为费水的马桶。但一款更人性、舒适、明显能够提高生活质量的抽水马桶,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改革开放最核心的原动力,即在于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为适应中国国情,除了常见的坐垫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及杀菌等功能外,相关企业还研发出了低水压(解禁零水压)下仍可冲厕的技术,让那些居住在水压低的老旧楼房的用户也可以改用智能马桶,且将冲水量节省至4.8L。

     

        显然,只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够实现周谷城的那个梦想。不但“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而且可以坐得很舒适,很惬意。

     

        (《老年日报》12.2 谌旭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