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拓张,人类的领土和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导致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越来越少,可以说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求生的本能让一些本来在白天活动的动物们发现,人类晚上都要睡觉,于是它们不得不在白天避开人类的干扰,选择夜间出行,彻底颠覆了自身物种千万年来的活动模式。
为了解野生动物是如何改变自身行为模式以应对人类活动,研究人员整合分析了6个大洲共62种动物的研究文章。结果显示:如今,夜幕降临后,被调查的动物比人类抵达前更加活跃,它们在黑暗中狩猎、觅食。一些过去通常平均分配昼夜活动时间的哺乳动物,比如野猪,如今它们把夜间活动占比增加到了68%;而在尼泊尔,在人们种植和劳作的地区,堪称百兽之王的老虎,也更多地转向夜间活动;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鲁斯山脉,为了避开远足和骑行的人类,郊狼转而在夜间更频繁地捕猎。
除了昼伏夜出,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动物们对人类的警惕性也比以往有大幅度的提高。他们发现,无论人类活动会不会直接影响到这些动物,它们都会尽可能地避开人类。比如一只鹿若是远远地察觉到有人类在可视范围内远足,由于在长期的生存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对人类的恐惧,它会主动避让,就仿佛遇上了自己的自然界天敌如狼群、豹子一样。
虽说昼伏夜出能避开人类,但对于像野猪、鹿、羚羊这样的动物而言,它们的眼睛天生本就是为了看清白天的事物,因而夜间活动也让它们面临新的风险。比如一些本是昼行性的兽类,选择夜晚出行,黑暗的世界、极低的可见度无疑会大大降低它们捕猎和觅食、寻找水资源的能力,甚至影响它们的交配行为。这给它们的生存带来另一种危机。
此外,一些原本昼行性的动物在夜间出来“蹦跶”,也会面临被夜行性动物捕食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活动模式的转变可能会改变整个食物链中物种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很多动物可能面临灭绝。
(《奥秘》2018年12月 赵序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