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民进党败选 台湾选举回归理性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29日   01 版)

      中国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15市县执政权被国民党获得,民进党只守住6市县。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主席职务,行政机构主要负责人也纷纷请辞。

      “绿地变蓝天”,说明民进党两年的全面执政没有赢得民心。“讨厌民进党”的胜利,不全然是情绪的反映,也代表了台湾地区选举理性正在回归。统独议题、两岸关系向来是台湾地区选举的敏感议题。在过去,这两个议题确能左右选举结果。但是在此次“九合一选举”中,操纵相关议题已无法达到效果。捆绑选举的10项公投议题里,包括“东奥台湾正名”,这个意图在东京奥运会时以台湾名义参赛、推动事实台独的操作,最终遭到多数选民否决;有“两岸一家亲”陈述的柯文哲和公开表达“热爱中华”的韩国瑜在台北和高雄胜出。这些迹象表明,台湾地区的选举文化开始摆脱政党操作,客观看待大陆崛起,务实对接大陆市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地区民众认可。

      选举理性的回归,证明台湾地区民众对于大陆经济的联动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近年来台湾地区旅游业凋敝,新南向政策碰壁,文化产业萎靡,社会平均薪酬水平长期不涨,都与民进党当局刻意切割与大陆的经济联系有关。大陆投资遭遇严苛审查,大陆制造被政治化解读等,让台湾地区经济与全球市场趋于脱离,让许多台湾企业深受其害。“九合一选举”虽然是台湾地区的地方选举,偏重于地方经济治理,但显然,两岸关系问题已是台湾地方经济问题的关键所在。

      “九合一选举”结果,也让台湾地区政党有了重新审视、检讨两岸关系的机会。这次选举中,维护两岸关系的相关表达,不仅没有成为选举“毒药”,相反成了选举“灵药”,这对于台湾地区政党应有所触动。

      (《新京报》11.26)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