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情绪,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坏东西”,“这人还挺有情绪”就表达了大家对情绪的“不满”看法。不过,情绪没有好坏,情绪是我们对环境的一种反应,这里说的环境不仅是指外界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还包括看不见的、内在的事物。
在诸多情绪中,有一种情绪叫负面情绪,其实是由长期积累的情绪债务引发的。情绪债务有三种来源:一是依赖型、控制型和竞争型的性格,使自我的内心产生了不同的约束感。二是长期的伪装和压抑,使尚未得到表达的压力增大。三是不愿意改变现状,却又对现状不满,一直在挣扎。
情绪债务是自己造成的。这些情绪的积累和压抑可能会造成情绪的潜在低落,一旦遇到某种条件即有可能实现情绪的爆发。
其实情绪是最容易管理的,而且它比其他的事情都有更高的自主性,因为它跟别人没有太多的关系,完全是自己在做决定,因此情绪的控制可行性最高。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所有人都能用理解的心态去处理问题,就会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也不会成为点燃导火索的人。
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时,应该觉察到自己有负面情绪的产生,这是做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正视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这时候还要选择对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我们不必执着地认为是别人行为导致自己不开心,而是要回归到自己身上,调整转变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时,很容易陷入到当下的情绪中,而忘记去找出自己爆发负面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常常问自己“别人说这句话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是消除负面情绪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学博士伯恩斯坦通过30年来从事处理激烈情绪的经验,给出了以下三句话的建议:
第一句话是:请说慢一点,我愿意帮忙。
第二句话是:你想让我做什么?
第三句话是:你怎么了?
推人及己,一旦我们能够体会到或者是询问出彼此真正的需求,我们就不会横冲直撞地说话,也不容易被激怒,回归理性分析。
(《保健时报》11.15 燕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