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人类会不会爱上机器人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20日   07 版)

        在伊拉克巴格达以北大约60公里,有一个美军的塔吉军事基地,那里有一个埋葬和纪念多功能遥控机器人的坟墓。墓中埋葬的机器人名叫“拆弹者”,长相类似玩具卡车,有四个轮子和一个长长的机械臂。在伊拉克服役期间,它总是冲在队伍前面搜寻敌人埋下的炸弹,拯救了许多士兵的生命。2013年,在一次爆炸中,“拆弹者”被炸毁,它的零件被一同执勤的士兵仔细收集起来,然后就像一位牺牲的战友一样,在21响礼炮声中被荣誉下葬。

        哀悼逝去的军用机器同伴并不是个案,因为人类往往会对一同经历过创伤的同伴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

        感情上接受长得与鞋盒差不多的机器人,这听起来有些怪异,但细想并非不可能。人们过剩的想象力天生就倾向于把一切物体人格化,也总会不自觉地与共事的机器建立感情。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机器人表现得像是有生命、有思维的生物,这种最简单的模仿也会促使我们对其产生同情,即便人们知道这都是人造产物。机器人很容易在朝夕相处中获得人的同理之心。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展开,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投入到人类的各种工作场合中,人们发现机器人可以是重要的盟友,作为同伴或者同事可以信赖。这种可靠的伙伴自然值得奖励,不但会被倾注感情,也会得到尊重,甚至应该享有和人类类似的权利。

        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机器相对比较简单,没有人会因为坏掉的电冰箱或过时的DVD播放器而感到难过。然而,社交机器人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状况。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的机器人可能会像人一样感受到痛苦。

        欧盟近期在探讨,是否该把那些拥有人工智能的、技术最复杂的机器人当成“电子人”,并赋予一定的人权。以保守形象示人的沙特阿拉伯率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7年10月,机器人索菲娅被沙特阿拉伯王国授予了公民身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机器人被给予这样的待遇。索菲娅进行了预先编程,让她可以向身边的人学习。表达情感,表达善意或同情,是索菲娅努力向人类学习的部分能力。

        不少鸡汤文中,反复宣称真爱的基础是平等。感情本来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人和机器人之间的感情更是难以预测。

        (《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第43期 张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