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重庆“高考政审”风波,要解释更要解虑

    《 文摘报 》( 2018年11月15日   02 版)

        近日,一则“重庆高考政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普通高校录取”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对此,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罗胜奇表示,“关于政审是媒体记者写错了。我们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现实表现的审核。记者把这个理解错了,就出了一个‘政审’。重庆市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文件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做变化。只是记者的片面误读。往年一直都是按照教育部的文件来的。一个字都没变”。

     

        11月9日凌晨,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官网进一步作出说明,表示其微信公众号“重庆招考”在发布信息时,将对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述为“政审”是不规范、不准确的,其工作人员回答记者询问的答复也是不准确的,并申明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对考生本人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内容及方式均无变化。

     

        该院宣传科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政审就是平时考核,和传统意义上的、网上理解的,比如查你祖宗三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个政审是指查你的祖宗八代历史成分等等。我们的思想政治考核,是考核你个人的现实表现,和传统意义上认为的70年代、80年代的政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实,我国高考目前确实还存在“政审”这一环节。但只针对军事、公安等少数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依据的是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颁布的相关规定。除此之外,对其他普通高校的录取,已经不再有政审的要求。

     

        事实上,公众对政审并不陌生。除报考军警、公安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需要政审外,一些上年纪的人也曾经历过政审,甚至有些人是因为免于政审,才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就不断放宽高考政审条件,这被认为是高考改革的进步。我国于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如今,“政审”重回视野,无疑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进而产生各种焦虑。

     

        任何一项程序、制度的设立,一定会在现实中产生某种影响或制约。但凡提出普遍的政审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发生作用。而考虑到现实的复杂性,与学生思想的活跃程度,很有可能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在这道门槛前早早折戟。而如果考虑到竞争性因素,将来会不会出现各种举报、诬告等现象,亦未可知。

     

        公众对重庆高考“政审”政策不理解,有疑虑,担心回到之前“查祖宗八代”的老路,这样的心情尽管不乏“误读”成分,但也并非不能理解。任何一项政策的更改,都应着眼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走老路、走回头路。至于重庆高考“政审”,不管当地是否有意启动全方位的“政审”,也不管这“政审”与改革开放前的“政审”有无区别,高考资格审核都应该尽可能保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网友说

     

        熊丙奇:从这次误读引发的舆论关注中,教育考试部门要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高校办学,不能还有精英化阶段的思路。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意义所在。在这种背景下,对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提出政审要求,并不符合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要求。与之相反,教育考试部门应该做的是进一步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限制条件,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

     

        胡印斌:教育本该“有教无类”,直接将其拦截在大学校门之外,不过是一种放弃、放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样,也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强调的都是教化对于人心的作用。任何人都有赤子之心,都可能向善向上,关键在于这个社会要有“不放弃”“不抛弃”的气度。近年全国多地涉罪未成年人被最大限度教育挽救而有机会上大学,就是社会包容性的最好例证。

     

        胡锡进:这件事之所以触动人们的神经,是它让人担心一些“左”的做法会回来。在国家近来大力强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推出对外开放重大措施的时候,人们希望社会治理层面能够跟上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使得那些政策能够切实落地。很多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确实有难处,但这次,应该把事情讲清楚,促进全社会的共识。

     

        (综合央视网、重庆教育考试院官网、中国新闻周刊 11.9 王子轩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