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食品安全谣言如何炮制

    《 文摘报 》( 2018年10月30日   03 版)

        燕麦致癌、食盐有毒……在很多网络自媒体上,食品安全谣言层出不穷。一些旧谣言甚至在专家辟谣后,过一段时间改头换面卷土重来,阅读量动辄10万+,引发人们焦虑。

        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记者调查发现,利用自媒体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形成“以谣生利”的产业模式。

        济南的刘先生说,阅读“华人老板”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扩散!全球43种燕麦片可能致癌!千万别给孩子吃啦!”之后,发现家里就有文中所述品牌燕麦片,出于恐慌将燕麦片都扔掉了。过了几天,他看到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教授赵力超发表在微信公众号“全民较真”上的辟谣文章:“麦片中的草甘膦不致癌,该买就买。”刘先生说,有的自媒体太不靠谱了,给民众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市民张琳琳说,由于母亲笃信各类食品谣言,前一阵看到“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有害”之后,家里吃了好几个月不加盐的菜。

        分析自媒体转发的食品谣言内容,通常缺乏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强调后果严重,在标题制作中故意耸人听闻、故弄玄虚,吸引受众注意力。例如:“千万不要吃某某”“抗癌十大食品”“震惊了,某食品竟然……”等,常常成为网络爆款文章。

        谣言为何层出不穷?警方介绍,一些自媒体生产谣言,目的是敲诈勒索或故意抹黑竞争对手。例如,去年网传“塑料紫菜”的视频,引发一轮舆情风波。造谣者王某联系被害公司索要人民币10万元,威胁称若公司不想解决,就把事情闹大。

        此外,有的企业利用自媒体谣言抹黑竞争对手。当前,有自媒体形成公司化操作,通过“谣言加工厂”吸引流量赚广告费,同一家公司旗下往往拥有许多公众号。而食品安全领域已成这些自媒体传谣的“重灾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认为:“老百姓容易被谣言误导,关键在于食品安全领域信息的不对称。需要搭建一个平台,及时传播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填补信息真空地带。”中科院大学教授叶中华表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专家学者、媒体、非营利组织、公众等协同的网络食品安全谣言多元共治机制,是治理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的较优方案”。

        (《北京青年报》10.23 王阳 鲍晓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