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驻日工作,前后跟19位首相打过交道,徐敦信是40年来中日关系核心区域的长期在场者,舟行于波的前沿操作者,独具心得的权威观察者。
1978年10月23日,邓小平访日第二天,在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官邸出席仪式,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此生效。归国11天后,召开了36天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虽然在日随访已有心理准备,但见讲话鲜明提出“要善于学习”“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企业的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44岁的徐敦信依然觉得惊心动魄,大为振奋。向资本主义国家学已石破天惊,向历史上欺负过我们的国家也学,足见非凡胆略——在此之前,没人敢这么说。
紧接着,2天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徐敦信说,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中日“条约”40周年,只是时间上的巧遇,并非刻意安排,不过其中也有一些内在关联值得深思。
去年是两国邦交正常化45周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两件大事本应是一件事,操作上分了两步走。这是当时从实际情况出发,中方建议,日方欣然赞同的。现在看,这种做法是明智的,排解了干扰甚至风险。
中日这40年,大体分两段。冷战结束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两国关系开局良好,飞跃发展,相得益彰。冷战结束一直到目前,总的来说,风风雨雨。中日关系在某些重要方面不进反退,民间感情大幅度下挫。
除了冷战结束的原因,两国国内政局及经济发展,一进一退,此消彼长。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一落千丈。中国改革开放,蒸蒸日上。日本朋友对中国,历史上是敬畏的,尊中国为老师。明治维新先走一步,中国落后了,日本人有自负感。在这种心理基础上,两国邦交正常化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既有知恩图报的,也有要长期领先于中国,害怕失去既得利益的。但如果平起平坐,甚至超过他们,就感到不自在了。这种不健康的民族主义,拉了中日关系的后腿。
40年前中日缔约,两国关系敞开大门,客观上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条件。反过来也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可能。内在关联上,这两件事都是小平同志亲自过问,亲自操办,推动实现的。有个现象我感触很深。他应邀访日,当然是为宣告条约生效,不过这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我观察他心里,更多是看重这一次机会。改革开放起航之前,去考察一个发达的近邻,为我们国家下一步谋求更大、更好的发展,“小平同志每次参观都很兴奋,问了很多问题,作了很多评论。他的评论,我感到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坐新干线问他感想,就是快啊,速度很快,好像后面有人拿了鞭子在赶。他强烈感到,时间宝贵”。
“新日铁是代表性的钢铁企业,日本人非常想跟中国人做买卖,有个印象,不提大家可能不知。下船后,每人发了一副白手套、一个安全帽,一圈考察下来,白手套整个还是白的。工艺上也很先进。烧熔化了的大钢锭,通过传送带,一条线下来,就压延成可以做汽车的薄板。这我们当时没有。后来又听说,现场操作的工人只有十几位。真是吓了一跳,简直不可思议。在汽车厂也是,主要看了机器手,自动焊接零部件,现场一片火花,人却没几个,都在遥控操作。小平同志幽默,说自动化效率高,保证质量,也不闹罢工。事后,有日本朋友介绍,这个厂人均年产量94辆。据说小平同志打趣,比我们多93辆。这话是日本人后来讲的,小平同志是不是这么讲的我不知道。但我们确实看到了差距。那次回国后,没有过多久,深圳大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就见诸于报刊。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在变化。
在改革开放前夕,向身边唯一的发达国家,做了一次适逢其时的调查研究,一些改革开放的思路、思想,从中形成。更重要是回来后的讲话,对解放思想起到极大作用。没多久,袁宝华等领导同志就带团去日本,蹲点式实地考察,不弄明白不回来。紧接着连年举行经济知识交流活动,还请一些日本专家,交流现代化管理经验教训。回头看,小平同志访日,两个40年巧遇,应该说对中日都非常有意义,对今后也有值得借鉴之处。
(《解放日报》10.23 郭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