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教授周涛团队通过校园调查数据分析得出,有规律的校园生活或有助于学业发展。
周涛介绍,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了匿名校园卡记录的近两万名大学生在没有外界干预情况下的行为数据,包括食堂吃饭、宿舍洗澡、教学楼打水和进出图书馆等4种行为的约3000万条刷卡记录。
研究人员根据教学楼打水和进出图书馆的次数粗略估计出学生的勤奋程度,又根据食堂吃饭和宿舍洗澡的时间序列分析学生校园生活的规律程度。例如,每天在固定时间洗澡和用餐的学生比每天洗澡和用餐时间不固定的学生生活的规律性更高。
“不出大家所料,学生的勤奋程度与学习成绩显著相关。但更有趣的是,学生校园生活的规律性也和成绩显著相关!”团队成员曹奕博士介绍,数据表明,生活规律性和学业成绩也呈正相关,不管是吃饭还是洗澡,生活越规律,成绩越好。
“如果同学们愿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长远而言,对学习和工作或许有所帮助。”周涛认为,该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支持了东方教育和文化背景下对于生活规律性的强调。
(《中国科学报》10.17 程唯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