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海南,纯属偶然。”施文笑着,往事历历在目。
1989年4月,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一周年之际,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设立海口海事法院和厦门海事法院。由于在审判业务方面表现突出,施文成为最高人民法院向海南推荐的海口海事法院首任院长人选。他对这个全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憧憬已久,愿意赴改革开放前沿,在全新领域大干一场。10月,海南省委组织部发来调令,同意施文担任海口海事法院筹备组组长。1989年11月25日,施文带着调令批文和公章,坐飞机从祖国北端来到祖国最南端。
“开局之年总共才受理14宗案件,案件数量不如一个基层法庭。”施文回忆说,“建院初期,我们下决心办理几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把名声打出去。”
施文带领干警跑遍了全省大大小小24个港口。他们在调研中发现,海南建省之前几年内,连续发生4起渔船被撞沉事件,先后有7名海南渔民葬身海底。“海南渔船吨位普遍较小,机动力落后,两船相遇总是吃亏,事发海上,特别是夜间被谁撞了都不清楚,一直都无人管,渔民死了也是白死。”施文下决心打开这个突破口。
1990年3月14日凌晨,海南省儋县(今儋州市)新英镇麦浩兴等5人共有的木质渔船在海南省岭头西部海区停泊时,被香港籍人周金娣驾驶的渔船撞损,造成了儋县渔船9名船员落水,吴万保、郑有幸死亡,苏琼耀沉入海底失踪。当年10月,海口海事法院受理案件后,施文带队调查,掌握了肇事渔船的准确信息和航行动向。随后,在广东阳江闸坡港,签发了海口海事法院第一张船舶扣押令。周金娣意识到,不赔偿便无法脱身,还很可能坐牢,便同意配合积极赔偿。不久,麦浩兴等7名原告在春节前收到了几十万元人民币的赔偿金。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法定的人身伤亡赔偿标准很低,所以这是海南省有史以来渔民获赔数额最大的一起案件。很多渔民写信致谢说,终于有人为他们撑腰了。海口海事法院也一炮打响。
1998年9月,施文调任海南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施文开始在海南中院探索审判工作改革。他率先提出“目标化管理”,即根据法院职能特点,设置“改判率”“发回重审率”“结案率”“再审率”“执行率”等指标对审判一线部门进行考核管理。在干部任用和待遇等方面向一线倾斜。让施文引以为豪的,还有在全省法院最早推行审判长负责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2001年3月,49岁的施文任海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面临新的局面,施文也在新的岗位探索新的改革。这是他人生中干事创业的黄金时光。
刚走马上任,施文来到监狱、劳教场所调研发现,吸毒人员明显呈现“三低”特点:低龄、低文化、低就业。还有两个突出人格特征,一是道德沦丧,二是精神缺失,传统“吸毒危害教育”对他们基本失效。施文准备对传统戒毒工作改革。2004年6月,海南省司法厅专门成立精神戒毒科研攻关小组,提出“精神戒毒救助工程”,在全国率先使用精神戒毒疗法。“我直接参与劳教戒毒研究,指导《精神戒毒救助教程编写大纲》,为精神戒毒建立整体框架。”施文说,2005年6月,“海南省精神戒毒救助中心”成立,用传统文化唤醒戒毒人员良知,从精神层面探索一条与心瘾抗衡的戒毒新路。后来,这一戒毒方式被司法部命名为“海南戒毒模式”。司法部高度肯定“海南经验”,将海南省司法厅编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纳入服刑人员教育统编教材全国发行。
2008年2月,施文调任中共海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兼秘书长。仅两年,海南仲裁委员会进入全国仲裁前10名。今年7月29日,海南国际仲裁院挂牌仪式在海口鹏晖国际大厦举行。施文与时任海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杰共同为海南国际仲裁院揭牌。对海南国际仲裁院的未来,施文信心满满。
(《法制日报》10.15 邢东伟 翟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