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9月18日 星期二

    扶贫日记

    《 文摘报 》( 2018年09月18日   03 版)

        2018年6月24日,我结束了在贵州大山里14个月的扶贫挂职回京。这段旅程充满惊喜,又布满荆棘。惊喜在于,我为能够亲历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而感到兴奋;荆棘在于,种种意想不到的考验,天人交战,终生难忘。

     

        贫困与尊严

     

        春夏之交的贵州石阡,温润宜人,茶农在佛顶山里采摘茶青,目力所及,充满生机和渴望。报到当天的下午,我带着地图下乡调研。下乡是为消除忐忑——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只有面对贫困户,才会真正明白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也是领导临行前的叮嘱:“扶贫是政治责任”“要带着感情扶贫”“要把老百姓当聪明人”。这些看似抽象的要求,随着下乡调研次数的增多,逐渐从“抽象”变“具体”。

     

        贵州多山,多雨,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有天上午,我躲在屋檐下避雨,与一位老人交流,知道她已经80多岁,党龄有60年。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一个人生活。问她有没有孩子,她说有个儿子,在外地打工,联系不上了。再问,老人陷入沉默。

     

        后来我让乡镇干部帮老人寻找儿子,干部悄悄告诉我,老人不愿意说实情,其实她的儿子并没有失联,而是入狱了。听闻这个“秘密”,我也陷入沉默。

     

        老人在年轻时燃烧了自己,到了晚年遭遇不幸,却不失作为老党员的那份尊严。老人让我感到“政治责任”可以变得非常具体,具体到一个人,一件事。

     

        后来,我听说了另外一个贫困户的故事,也是关于“尊严”。

     

        有一天,驻村包组干部收到一个大学生的信息。这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把她和哥哥抚养大。在信里,这个孩子说:“阿姨,我想了几天,我觉得我不能要那个低保钱。”

     

        信写得情真意切。“现在,我的尊严依然告诉我,我不能要低保……我不需要拿国家最低保障过日子……”这个孩子建议让自己退出低保,“我现在有时间就在外边兼职,生活费有大哥稍微补贴一些。学费有国家助学贷款,去年和今年还有助学金。”

     

        这封信让奋战在一线的驻村干部们很感动,不过大家并没让这个孩子退出低保。包组干部回信解释:“低保问题是党和政府综合考量了你家的境况,经评议后确定,有严格的标准及程序,比较之下,应保尽保。这不是某个人或组织的施舍,体现的是党的惠民政策。这与‘尊严’无关,你不必纠结,更无须自卑……”

     

        老人也好,孩子也好,她们虽然贫困,但不失尊严,让人肃然起敬。

     

        要把老百姓当聪明人

     

        前段时间,我们帮扶地区两位一线扶贫干部因扶贫相识、相爱,但两人做出一个决定:不脱贫不结婚。听到这个故事,有人感动,有人怀疑是做秀。我和一位县领导交流,他眉头一皱:“不吃苦不知难啊,这事儿一线扶贫干部肯定都能理解。”

     

        一线扶贫干部的苦中坚持,源自责任,源自一种朴素的情感。我想,“带着感情扶贫”,要捕捉的应该就是这种内心力量!

     

        我帮扶了几个贫困户,其中有两户男主人身体还行,我帮他们争取到护林员的工作。但一位接受了帮助,另一位不接受,春节后,发现他去城里打工了。这次意外,让我想起领导说过:要把老百姓当聪明人。老百姓爱算账,他们觉得护林员收入比不上进城打工。

     

        还听到过一个故事——某个贫困村养野山鸡。公鸡好看,色彩斑斓,但还未成年就变成了盘中餐。后来得知,养殖户认为公鸡不下蛋,浪费饲料,看到有人买,顺势就处理掉了。这种“精明”,让帮扶干部又恨又爱。

     

        把贫困户当做聪明人,这句话应该还有一层意思:贫困户更了解长久生活的故土,我们的帮扶要避免先入为主,要多听他们的意见,要尊重他们的实际需求。

     

        奖状与小洋楼

     

        挂在房梁上的腊肉,贴在墙上的奖状,是最让贫困户自豪的两样东西。腊肉代表当下,奖状代表未来。

     

        有次到贫困户家座谈,我称赞孩子学习好,奖状贴满一面墙。男主人骄傲地说:“还有几张呢,墙上贴不下了。”那一瞬间,无论是在墙上,还是在男主人脸上,你都感受不到丝毫的穷困。

     

        我和扶贫队员王骁常去一个深度贫困村调研,这个村产业基础弱,年轻人少,贫困户参与产业的积极性低,但村里每年都能考上几个大学生,我和王骁对此都很惊讶。

     

        出现这种“穷家富教”反差,一是因为贫困户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二是因为教育补助政策。不要小看这些额外补贴,它往往是决定孩子命运的砝码。有次到贫困户家走访,发现妻子在家养牛,丈夫在附近打短工,收入相对稳定。但他们家里有三个孩子读书,属于因学致贫。虽然压力大,但夫妻俩没让一个孩子辍学,女主人心直口快:“希望政策多补贴几年,坚持到老大大学毕业,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水泥路,小洋楼,青山绿水……这些都是发生在贫困地区的真实场景。有一次陪同东部来的朋友到乡镇学校捐赠,他们一路上不时惊叹:路修得这么好,还有三层小洋楼,这哪里像贫困地区嘛?

     

        我试着跟他们解释,什么是二级路,什么是通村路,什么是通组路,什么是串户路……当然还有小洋楼,有些房子是借助政策补助修盖的,有些是年轻人出门打工回来建的,尤其是三层小洋楼,多是夫妻俩在外打工几年,回来再借点钱盖起来的。

     

        也许每栋楼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大或小,连接着每个人的家国梦想。

     

        “孤独”的村干部

     

        我下乡常问乡镇干部一个问题:脱贫最大困难是什么?很多干部提到“满意度”。

     

        我很好奇。现在县乡村各级干部如弓满弦,干劲十足,荒山变成产业带,贫困户也有了稳定收入,一切都在变好,怎么还担心满意度?

     

        说到这里,一线扶贫干部有苦难言。贫困户千人千面,有的农户受益多,有的受益少,受益少的不满意;贫困户受益多,非贫困户受益少,非贫困户不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受益一样多,贫困户不满意。

     

        很多人感慨,驻村干部需要学点心理学,不能只会干活,不关心农户心理。要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满意,需要改进工作方法,让帮扶效果“入心”。

     

        入心,最好的办法是让农户参与进来。有个村子修路,找了高标准施工队,路修得很好,但入户一问,贫困户不满意。后来继续修路,做完再问,还是不满意。后来有人提醒,不如让贫困户参与进来一起做,于是等工程做完再问,都满意。

     

        做农村工作,打动人心最难。提升满意度,比打动人心更难。

     

        (《北京日报》9.11 田朝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