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

    像我们这样的父母

    《 文摘报 》( 2018年09月08日   07 版)

        ■朱梅馥

        儿子,接到你南非归途中的长信,我一边读一边激动得连心都跳起来了。爸爸没念完就说了几次“好极了!好极了!”从各方面看,你的立身处世都有原则性,可以说完全跟爸爸一模一样,是一个充满热情、充满爱,有正义感的青年。你的民族傲气,爱祖国爱事业的热忱,态度的严肃,也是你爸爸多少年来从头至尾感染你的。看到你们父子气质如此相同,正直的行事如此一致,心中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但你成长以后和我们相处的日子太少,还有一个方面你没有懂得爸爸。他有极细致极复杂的一面,就是对钱的看法。他一生清白,公私分明,严格到极点。他帮助人也有极强的原则性,凡是不正当的用途,便是知己也不肯通融。凡是人家真有为难而且是正当用途,就是素不相识的也肯慨然相助。不像我是无原则的人道主义者,有求必应。你在金钱方面只承继了妈妈的缺点,一些也没学到爸爸的好处。

        你爸爸从来不肯有求于人。这两年来营养之缺乏,非你所能想象,因此百病丛生,神经衰弱、视神经衰退、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各种慢性病接踵而来。他虽然一向体弱,可也不至于此伏彼起的受这么多的折磨。他自己常叹衰老得快,不中用了。我看着心里干着急。人家提议:“为什么不上饭店去吃几顿呢?”“为什么不叫儿子寄些食物来呢?”他却始终硬挺,既不愿出门,也不肯向你开口。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便在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信末向你表示,你来信对此不提及。今年一月五日你从马耳他来信还是只字不提,于是我不得不在一月六日给你的信上明明白白告诉你:“像我们这样的父母,向儿子开口要东西是出于不得已,这一点你应该理解到。爸爸说不是非寄不可,只要回报一声就行,免得人伸着脖子等。”

        你是非常敏感的人,但是对你爸爸妈妈这方面的领会还不够深切和细腻。我一再表示,你好像都没有感觉。他不但为了自尊心有疙瘩,还老是担心增加你的支出,每次嘱寄食物,心里矛盾百出,屈辱感、自卑感,一股脑儿都会冒出来,甚至信也写不下去了。他一方面觉得你粗心大意,对我们的实际生活不够体贴,同时也原谅你事情忙。而且他也说艺术家在这方面总是不注意的,太懂实际生活,艺术也不会高明。从这几句话你可想象出他一会儿烦恼一会儿譬解。此外他再三劝你跟弥拉每月要节省金钱,要做预算,要有计划,而自己却要你寄这寄那。中国旧社会对儿女有特别的看法,说什么养子防老等等。甚至有些父母还嫌儿子媳妇不孝顺,这样不称心,那样不满意,以致引起家庭纠纷。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老派人依靠儿女的念头,所以对你的教育也从来没有接触到这个方面。正是相反,我们是走的另一极端:只知道抚育儿女,教育儿女,尽量满足儿女的希望是我们的责任和快慰,从来不想到要儿女报答。谁料到一朝竟会真的需要儿子依靠儿子呢?因为与一生的原则抵触,所以对你有所要求时总要感到委屈,心里大大不舒服,烦恼得无法解脱。

        既然你没有明白表示,有时爸爸甚至后悔嘱寄食物,想还是不要你们寄的好。此中痛苦,此中顾虑,你万万想不到。我没有他那样执著,常常从旁劝慰。我说:“我们年纪也老了,就是花儿子钱也为日无多。”“用自己心爱的儿子的钱有什么关系呢?”他当场听了也能接受,过后心里却仍要波动。不论在哪一方面,你很懂得爸爸,但这方面的疙瘩,恐怕你连做梦也没想到过。

        趁我现在还有精力,我要尽情倾吐,使我们一家人,虽然一东一西分隔遥远,还是能够融融洽洽,无话不谈,精神互相贯通,好像生活在一起。同时也使你多知道一些实际的人生和人情。以上说的一些家常琐碎和生活情形,你在外边的人也当知道一个大概,免得与现实过分脱节。你是聪明人,一定会想法安慰爸爸,消除他心中的矛盾!

        (《傅雷家书》译林出版社2017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