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院三团创演的豫剧现代戏《朝阳沟》,从1958年首演至今,已经火爆传唱了一甲子,演员更替到了第四代,总计演出5000多场。60周年之际,人们都在思考:为什么这出描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戏能够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口碑里?
《朝阳沟》的主创人员都是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文艺工作者,他们笃信“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
三团的演职员们对生活积累高度重视,定期去生活基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人民是他们塑造角色最直接的原型。如饰演二大娘的马琳在曹村时,几乎天天跟着房东老太太上山拾羊粪,刚开始还戴着手套,不几天就不戴了,双手都磨出了茧子。饰演银环的魏云,跟着农业劳模吴大娘把家里地里的农活儿全学会了。魏云返程那天下着小雨,吴大娘感冒发烧送了她好几里地,之后每当唱到《朝阳沟》“下山”这场戏时,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吴大娘送她的情景,泪水顿时夺眶而出,自然唱得情深意切、真实感人。事实上,选择知青上山下乡作为《朝阳沟》的主题,也是杨兰春先生在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时触发的灵感。
《朝阳沟》的成功告诉我们,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生活沃土、扎根人民群众,并且把根扎深、扎透,才能捕捉到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题材。
(《人民日报》8.16 王全书)